新纂续藏经第60册No.1116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No. 1116-A 序
原夫。文以诠理。理以征心。心正则事行胥匡。仪恭则感物必应。此佛氏之教。必先乎戒学也。戒学乃定慧之首。果能精进于此。则定慧何由而不生耶。宇内说教说禅。亦如稻麻竹苇。究之毗尼一宗。捷于影响。考其旨趣。无非欲人明心见性。若能日用提持。使身心束敛。而六度万行。有不摄入大圆镜智矣乎。余碌碌尘坌间。尝屏息外缘。一榻静坐。自觉无尽藏中。圆融显现。俱各了了意者。毛吞巨海。芥纳须弥。其信然耶。昭庆宜洁律师。以手笺香乳记一册惠余。正值桐阴滴露。桂熟飘香之候。盥读一过。知其深明梵典。即专五篇三聚。令缁素者流。领会斯文。自当持半偈。于行住坐卧中。日无间断。将见摩尼梵网光明相映。端不负宝华正派也。详注方策。嘉惠后学。简明轨范。孰能舍旃。
康熙戊秋寅九月海宁杨雍建以哉题于弗过轩
No. 1116-B 序
沙界众生。种类千差。诸佛出世。说法万别。约略言之。经律论而已矣。经者诠定。律者诠戒。论者诠慧。戒定慧三。为六度之纲领。万行之根本也。摩竭提国。谈佛刹海。称之为经。伽耶城边。与诸菩萨。问答业报种种因缘。称之为论。菩提树下。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称之为律。此即佛说大乘三藏也。波罗柰。为五人说修多罗。罗阅碉。为须提那说毗尼。毗舍离猕猴池。为䟦耆子说阿毗昙。此即佛说小乘三藏也。经论通五人。律唯佛说。降佛已还。虽文殊。波离。不敢增减一字。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候大夫。莫能专制者也。及佛灭后。摩诃迦叶。将诸罗汉。在耆贽崛山中集三藏。文殊。弥勒。诸大萨?。将阿难集摩诃衍。故清凉云。华严般若等。为大乘经藏。菩萨戒。善戒经为律。瑜伽。智度等为论。小乘四阿含等为经五部律为戒。婆沙等为论。世间众生。禀此三法修持。依教观心者。名为增上心学。遵律持身者。名为增上戒学。凭论悦口者。名为增上慧学。三无漏学成立。大小乘果。无不得证也。是以佛在世时。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比丘。如来灭后。亦有禅。教。律。三宗之区别也。迨夫汉明遣求。腾兰传法。迄至曹魏之初。僧徒甚众。未禀归戒。止以剪发殊俗。后有昙摩迦罗。诵诸部毗尼。立羯磨授具。准用十师。中夏戒律始也。姚秦罗什。译十诵律。与梵网戒本。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四分律藏。刘宋临宾沙门佛陀什。译五分律。梁僧钓律师。大阐毗尼。唐南山宣律师。作戒疏。羯磨疏。事钞。弘四分律。由此赫奕天下。谓之行事防非止恶宗。晋魏陈隋之际。斯为盛矣。宋仁宗嘉钓间。开元????堪律师。作会正记。灵芝照律师。述资持记。元明已来。律宗罔闻。幸今华山见月老和尚。力弘戒学。出止作二持。黑白布萨。传戒正范。行羯磨。定安居。兴绝举废。光前裕后。独步大方。莫过于师矣。昭庆宜洁大师。禀授良深。丕扬妙海宗猷。笺释毗尼切要。名曰香乳记。宗说双通。事理并畅。诚末世之光明幢。法门中之优钵罗也。昔我康藏和尚。以净行品别行。宣城圭师。集为苦海浮囊。今述香乳记。欲挈法界众生。共入毗卢性海。取观音大悲手乳。分芳无尽也。其善继之功。岂曰小补哉。余详此源。以告来学。作一䇿发何如。
?
康熙丁丑年仲春花朝惊蛰节旦
浙水慈云灌顶行者续法?谭
No. 1116-C 序
夫毗尼切要者。为大道心人利生修证之本也。凡人能读斯文。发斯愿。行斯行者。即同圆觉。无二无别。欲度众生。欲求佛道。要须行在一心。自然功成二利。其或行愿未备。则证入无由矣。
先和尚愍惜于此。故从华严净行品。并密部中。重采偈咒。汇集成卷。题名毗尼日用切要。务令初发心人。熟读玩索。朝夕行用。渐成道果。不致坐消信施。虚度光阴。语谓大圣度人。功惟在戒。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忆昔和尚诫众云。此日用一书。乃是一乘妙法。进道槊基。事摄身心。理归圆顿。不得视为泛常偈咒。是知切要之功。至矣哉。当尽寿行持。毋怠忽焉(玉)。亲觐也晚。幸蒙鞭策。驽驾前行。不容暂憩。二十年来。干干惕励。甲子春。住昭庆。应众请演。随文笺释。名曰香乳记。观音大悲手。香乳济众生。自愧肤学。岂敢承当。聊以下愚一瓣之心香。用酬
和尚法乳之深恩。虑江河之日下。取古镜以鉴今。文非华美。词涉典章。苟能依此止行。实有?于来学也。
?
康熙二十三年佛欢喜日律学比丘书玉述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凡例题前悬叙三义门者。和尚止持会集。尚遵贤宗法式。今释依行。岂敢违越。题为一书之总。故先释。人是能汇集者。故次释。行诸久远。恐茫昧故。偈乃所诠正文。故后释。集中五十四偈。三十七咒。各以事类首标。录开四十四门。今但随文依次笺释。更不重科。以尘法眼。偈有当愿众生。俱系华严净行品文。其余咒偈并出密部。及诸经论。今皆消文。不暇详演。一恐闻者厌繁。二因疏家己钞。若欲广明。当考藏教。偈中四句。不出二意。一约三聚。初句摄律仪戒。次句摄众生戒。三四摄善法戒。二约四弘。初句学法门愿。次句度众生愿。三四断恼成佛二愿。随文配之。此皆义易可思。故初偈略释。余皆隐而不发。今先表明。览者自悉。笺释本意。专为发明当文。故不论经律诸书。凡相符者。咸引证于此作一助显。咒出密部。自古不翻。今仿先德。不敢强释。果能依法虔诵。毕得消灾生福。顶格书者。但属佛说偈咒。低一格标集字者。系和尚集文。标记字者。乃今家释语。若不提清。恐作述成混滥也。供养偈文。行本原无。食时念诵。乌可不解。故于中附出。略为笺释。修持者。不致有疑难焉。偈末戒相。诸部具明。今略释者。以便初学观览。
笺记纲目
序(三道)
凡例(十则)
纲目(四纸)
笺记(二卷)
上卷
悬谭(五门)
一教兴(具十缘)
二藏摄(开三)
一藏摄 又三(一三藏 二四藏 三二藏)
二乘摄 又二(一五乘 二四乘)
三教摄 又二(一十二分教 二贤首五教)
三宗趣 有二(一总一宗趣 二别分五对)
四释题 分二(一法题 二人题)
五解文 五类法相(一门二偈三咒四集五记)
一早觉门(一偈 一集 二记)
二鸣钟门(一偈 一集 二记)
三闻钟门(一偈 一咒 二集 二记)
四着衣门(三偈 四记)
五下单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六行步门(一偈 一咒 二记)
七出堂门(一偈 二记)
八登厕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九就水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十洗净门(一偈 一咒 二记)
(十一)洗手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十二)洗面门(一偈 一咒 二记)
(十三)饮水门(一偈 一咒 二记)
(十四)五衣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十五)七衣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十六)大衣门(一偈 一咒 二集 十四记)
(十七)卧具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十八)道场门(一偈 一咒 二记)
(十九)赞佛门(一偈 二记)
(二十)礼佛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三记)
(二一)净瓶门(一偈 四咒 供瓶 荡瓶 灌水 甘露 五集 七记)
二卷(二十一门。二十三偈。一十九咒。一十九集。六十四记。并前人法在内)
音释(六纸)
下卷
(二二)展钵门(一偈 一咒 二记)
(二三)受食门(五偈 三集 十一记)
(内附)供养门(供文 十三记)
(二四)出生门(二偈 二咒 三集 三记)
(二五)送食门(一偈 一咒 二记)
(二六)僧䟦门(一跋 一集 二记)
(二七)举钵门(一偈 一咒 二记)
(内附)三匙门(三心愿 一集 五记)
五观门(五观文 一集 七记)
(二八)洗钵门(一偈 一咒 二记)
(二九)结斋门(二偈 三记)
(三十)受䞋门(一偈 二记)
(三一)取枝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三二)嚼枝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三三)漱口门(一偈 一咒 二记)
(三四)锡杖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三五)敷坐门(二偈 一咒 三记)
(三六)睡眠门(一偈 一集 二记)
(三七)取水门(三偈 一咒 一集 七记 佛号)
(三八)浴佛门(一偈 二记)
(三九)赞佛门(一偈 一咒 二记)
(四十)绕塔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三记)
(四一)看病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三记)
(四二)剃发门(一偈 一咒 一集 二记)
(四三)沐浴门(一偈 一咒 二集 三记)
(四四)洗足门(一偈 一咒 二记)
下卷(二十六门。三十一偈。一十八咒。一十九集。九十一记)
附戒相(分三)
一沙弥及尼(又三)
一十戒(一集 十二记)
二五德(七记)
三十数(十记)
二式叉摩那(又二)
一六戒(一集 七记)
二缦衣(一偈 一集 二记)
三优婆塞及夷(又二)
一五戒(一集 七记)
二八关斋戒(一偈 三集 六记)
(上三。七集。五十一记。加前成二十六集。一百四十六记)
上下二卷(总共四十四门。五十四偈。三十七咒。四十五集。二百一十记)
缘起(二纸)音释(六纸)
No. 1116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上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笺记
将释此典。先依贤首般若略疏。开为五门。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今于题文之前。亦悬叙三义门也。
初。教兴因缘
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毗尼教兴。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为师资模范故。二。为行止根本故。三。为灭众惑业故。四。为生诸福慧故。五。为成三聚戒故。六。为弘四誓愿故。七。为摄持身心故。八。为利益自他故。九。为发觉初因故。十。为圆满佛果故。具斯十缘。令此教兴。
二。藏乘教摄
于中开三。
先。藏摄者
藏有三。
一。三藏
经律论也。经是化教。开诱化导也。律是制教。制约行业也。论则推征解释经律之意也。偈出华严净行品。属于化教。经藏摄也。据问答义意。及立名题。偈后戒相。属于制教。律藏摄也。而无问答注解。故非论摄。
二。四藏
前三藏外。加一陀罗尼藏。偈下诸咒。陀罗尼也。经律。显教摄。咒。则密教摄也。
三。二藏
声闻。菩萨也。并愿利他。不专己故。菩萨藏摄。非声闻也。
次乘摄者
乘有二。
一。显教
明五乘。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偈是文殊以答智首。属菩萨大乘摄。拣非前四乘也。
二。密教
明四乘。谓声闻。缘觉。方广。金刚也。宝王经说。一切陀罗尼。皆从方广大乘最胜金刚乘中流出。此之三十七咒。并属后二乘摄。非前二种乘也。
后。教摄者
教有二。
一。十二分教
一。修多罗。此云契经。长行文相也。二。碉夜。此云重颂。重说偈颂也。三。和伽那。此云授记。说与果证也。四。伽陀。此云孤起。孤讽起颂也。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不请自陈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缘。有故而说也。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取喻得解也。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本昔事业也。九。贽陀伽。此云本生。本昔受生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称理广谈也。十一。阿浮达磨。此云未曾有法。希有神力也。十二。优婆提舍。此云论义。逐为问答也。今是孤起。因缘。方广。三分教摄。非余九部也。
二。贤首五教
一。小乘教
但说我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二。大乘始教
亦名分教。于中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说一切法相。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
亦名实教。说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缘起无生。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
四。顿教
总不说法相。惟辩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诃教劝离。毁相泯心。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故说为顿。
五。圆教
所说唯是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无尽。故名为圆。今多华严偈文。正属圆教。偈云。入深法界。心无障碍。又云。得无碍眼。见一切佛。皆圆义也。约所诠法。亦通前三。偈云。勤求佛道。心无懈歇。又云。具足盛满。一切善法。分教也。偈云。得净法门。永无垢染。又云。成就佛身。证无相法。始教也。偈云。设大施会。示如实理。又云。皆得妙法。究竟清净。终教也。偈云。心得解脱。安住不动。又云。入第一位。得不动法。顿教也。斯则有其所通。无其所局。故此圆教。语广。该摄无量教乘。语深。唯显一佛乘也。准知此部。圆顿摄矣。
三。所诠宗趣
当部所宗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先总。后别。总以自行佛戒。止恶作善。清凉心地为宗。化他佛道。同一圆觉。一如无二为趣。别开五对。一者。教义对。毗尼教相为宗。令悟偈咒妙义为趣。二者。行愿对。随事起行为宗。善巧发愿为趣。三者。身心对。身修行愿为宗。防心不散为趣。四者智悲对。大智运心为宗。大悲利物为趣。五者。因果对。悲智圆因为宗。成证果德为趣。此五是从前起后。渐渐相由矣。
四总释名题
于中分二
初释法题
毗尼日用切要
【记】毗尼日用切要者。乃此集之总题也。对偈咒。有能所制化之别。题为能诠。依制教得名。属律藏也。偈咒为所诠。依化教成文。属经藏也。然经家七种立题。此但约法为目。如人六根。以目为首。展其目。而诸根俱现。见此题。则知有如是偈咒也。又毗尼。是通名。日用切要。是别名。取止恶作善为宗。教化众生同入佛道为趣。防护诸恶。故名为止。䇿修众善。故名为作。毗尼。止义。是恶应止也。日用切要。作义。是善应行也(上略释。下广笺)。梵语毗尼。华言善治。谓能自治一切恶。亦能治众生一切恶也。此从功能得名。又翻为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乎二持。制伏。惟明止恶。此从功用得名。正翻为律。律者。法令也。从法得名。谓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能定故。譬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诸侯僭越。士庶失信。则败亡无日矣。佛法亦尔。大千世界。佛为法王。律是佛敕。菩萨二乘。不敢增减一字。若容他说。则群生不奉。法不久住矣。此二字显教也。日用者。即从旦至暮。从暮至晓。二六时中。用此偈咒。束缚身心。令初学受戒人。于五尘境上。四威仪间。或早觉。或洗足。涉历事缘。皆即发弘誓愿。离诸过恶。持秘密咒。调伏三业。普令一切众生。均沾法利。同成觉道。良以入道初门。发心为首。欲登戒品。立愿为先。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可成。是故初学戒时。须当读此偈咒。日用行持。证入有日矣。譬如国王。与怨敌共战。必得猛将。统众向前。始能取胜。初发心人。亦复如是。欲与生死怨贼共战。先须用此偈咒。勇往直前。统摄身心。精修善法。方能降伏烦恼魔军也。故远公曰。心为一身之主。万法之本。心王若正。则六贼不侵。正念现前。易得入道。今日用偈咒。正其身心。所谓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如是用心。日新其道。故名日用。此二字彰行也。
合上释之。毗尼。是约教。日用。是约行。教非行而教为虚设。行非教而行为邪谬。教行相兼。始成胜用。五祖演禅师云。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此之谓也。
切要者。谓亲切简要。拣非疏漫冗杂也。谓此偈咒。是切近身心。如切物器具。乃道德要务。如要行径路。俾学戒者。于穿衣吃饭。礼佛坐禅。乃至出入行来。大小便利等。时时刻刻。捡束根识。不使一毫放逸。喻如调象施钩。御猴用锁。今以偈咒。制心一处。昼夜无间。则无事不辨也。但不得轻此偈咒。惟是持诵边事。当知皆是大乘菩萨所发上求下化之弘愿。及诸佛心印秘密之妙法。受戒之人。果能如是起慈悲心。具真实念。依事显理。发愿行持者。即同究竟觉。无二无别也。此二字。切。约理。与身心最亲切故。要。约果。是道德之紧要故。合此四门。总名为毗尼日用切要也。净行品。智首问云。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岂非此中毗尼义耶。文殊答云。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岂非此中日用义耶。又智首问云。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炬为导。岂非此中切要义耶。准此文义。教属圆顿。时涉华严。后之学者。不可忽也。笺释法题已竟。
次释人题
宝华山弘戒比丘读体重集
【记】人中三意。先。住处。宝华。山名。此山是宝志公开辟。以人彰名。故云宝也。华者。山似莲华形也。志日去金陵七十里。远句容五十里。群峰环绕。势若垂莲。般若经云。南海北有宝华山。古佛所居。贤劫千佛名中。有华山佛。明李太后。忽梦一山皆莲。因下部遍搜名山。有莲华其名者。部以此山应。敕建铜殿。并赐寺额圣化隆昌。师住此山。弘扬法化。故先举也。
次。人名。弘戒者。人之法行也。广布戒法曰弘。清净身心曰戒。比丘前立此二字者。人能弘道故。不云经论而云戒者。三无漏学。固无不博。弘传利济专尚律宗。故云弘戒也。比丘者。僧之通称也。翻为破恶。修正助道。破见思恶故。
读体者。师之别名也。亮如法师云。自性理体。读教方成。因是取之。今在华山。大阐律法。教化众生。顿彻本源心地也。按传。师字见月。滇南白鹿郡许氏子。祖籍江南句容。洪武初开滇黔。以军功封昭武将军。世袭指挥使。遂世居白鹿焉。父胤昌。母吴氏。感异而生师。师生而神敏。稍长。辄有旷致逸情。善绘事。尤工大士像。人争宝之(一时称为小吴道子)。年十四。父母继卒。伯无子。育师为嗣。至二十七。忽念世相无常。弃袭爵而去。于剑川州赤宕?。遇一兰若老僧。与语甚契。授华严。阅世主妙严品有省。遂诣宝洪山亮如法师乞度。先一夕。法师梦一人。身披袈裟。众僧拥跽而求剃染。及旦见师。喜为再来人也。遂与禁戒。闻江南三昧律祖慕之。偕友成拙。携瓢笠东行。艰苦备尝。先入南岳。参伞居道人颛大师。代演楞严四依解。继登破额山。冯茂山。礼诸祖道场。进九华。朝五台。再渡大江。始遇昧祖于海潮庵。圆具戒。充上座。代讲梵网。四众莫不称善。师犹?然不自足。乃于藏中。检四分广律。及余部律文核之。遇壅滞。祷佛求解。默坐移时。涣然冰释。次从昧祖。传戒金陵报恩寺。座下千人。师临坛教授。忽忆昔时。梦至一大寺。金碧交辉。?刍云集。自顾已成僧相。一瞿昙丹衣高座。招上授经命讲。众皆跪听。汗流而觉。及是所见。恍符前梦焉。后随昧祖主华山。以教授兼掌院务。废寝忘餐。始终不怠。昧祖尝语众曰。老人三十年戒幢。若非见月。几被摧折。示寂日。取荣昌公主紫衣。并诸部戒本付之。师嗣席。即以十诵励众。一不与剃度为徒。二不受纳资养老。三不攒单给疏。四不积蓄香仪。五不私备果食。六不私设厨库。七不避作务。八不行吊贺。九不立化主募缘。十不许丝衣晚食。有违约者。决不留住。自后依律受具。结界安居。人见闻者。咸谓南山再世也 国初山寇入寺蹂躏。师斋毕。以利害晓之。众皆俯首即刻遁去。巴廒二将军。与陈中丞异之。给帖赞护。于是躬修般舟三昧。为众楷模。九十昼夜。不坐不卧。如此者二次。复遵碉园遗制。建石戒坛于铜殿之右。?基之夜。感大士现瑞炳然。坛殿交光。直冲霄汉。师开坛说戒。少则五千指。多至万四千指。受别请。如常州之天宁。真州之五台。金陵之碧峰。及紫竹林。宿迁之极乐。并本山。慈应。天隆。所至道俗老幼。阗咽街衢。将谢世。示微疾。嘱诸门人曰。勿进汤药。更七日行矣。至期端坐而逝。当生于万历辛丑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康熙己未年正月二十二日也。世寿七十九。僧腊四十四。坐夏三十三。经七日。茶毗时。四众弟子。遐邈皆集。悲鸣遍野。佛声震天。????光中或见佛相。紫烟内或现莲华。火灭后。收取灵骨。获舍利五色者。不可胜数。师一生来。八坐道场。开戒七十余期。法嗣六十余人。门弟子以数万计。所著止持会集(十六卷)作持续释(十五卷)传戒正范(四卷)大乘玄义(一卷)药师忏法(一卷)剃度正范(一卷)僧行轨则(一卷)三归五八戒正范(一卷)教诫尼正范(一卷)黑白布萨(一卷)幽冥戒正范(一卷)等诸书。并行于世。身长大。顶肉髻。声若钜钟。貌类古佛。有自诵南鸡足山来者云。师是迦叶尊者化身。至于马陵之枯泉自溢。龙眠之三世冤消。冥戒归依。神龙护法。种种灵奇。难可具录。余详御史李模。督河孙在丰。二塔铭。太史尤侗。侍御方亨咸二传。及方伯丁思孔道行碑中。须者检之。
后。缵述。重集。重聚也。结法之词。盖初心人。难以入道。故重采经论偈咒。类聚成章。令其日用。警䇿身心。戒乘均急。自他共利。何因不圆。何果不证也。笺释人题已竟。
五。别解偈文
早觉
【记】早者。清晨也。人从寐醒曰觉。后夜初觉曰早。若人熟睡之时。烦恼覆盖。六识归种。不起分别。就电闪雷轰。风吹石击。亦莫能醒。名曰不觉。诚所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毗尼母经云。时诸比丘。贪着睡眠乐故。废舍正业。金刚力士。作是念言。如来三大阿僧碉劫。种种苦行。乃得成佛。今诸比丘。贪着睡眠乐故。不复行道。云何得尔。诸比丘闻已白佛。佛告诸比丘。食人信施。不应懈怠。夜三时中。应二时禅诵经行。加工进道。以补昼之不足。中夜神疲听其歇息。今从睡眠中醒。故曰早觉也。
集。经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后夜。精勤佛道。勿贪睡眠。懒惰放逸。故醒觉时。当诵此偈。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记】睡眠者。五盖烦恼中一盖也。谓意识?熟曰睡。五情?冥曰眠。即目闭神藏寝卧时也。寐觉曰寤。古云。其寐也魂交。其寤也形开。今言始寤者。方其将醒未醒。未受色惑以前。不落意识分别。正眼历眯之时。谓之始寤。即初醒也。又寤者。如日之初升。睡者。如日之沉坠。人之灵根。生于天地之间。禀于天道。故天日坠。而人眼亦睡。天日升。而人眼亦开一昼。一夜。一动。一静。随天道运行。若背逆天道。虽青天白日。黑于长夜。则不成睡寤矣。惟有大觉世尊。或睡。或寤。而作佛事。故吾人始寤之时。当作是观。当发是愿也。然一切众生。无明障蔽。慧照不现。如处长夜。我今觉照。令诸众生。断恶修善。故云当愿众生也。一切智觉者。谓十方洞照曰智。三世斋明曰觉。又云。心有所知曰智。发明大事曰觉。即如来所证一切种智。亦名佛智。谓能以此智。知一切众生之道法。能以此觉。觉一切众生之因种。此皆如来愍众生住于无明之地。而为黑暗之所覆蔽。以大智慧日而觉照之。故云一切智觉也。周顾十方者。周顾。即遍观也。斯具二义。一。则异于凡流。二则发明大事因缘。源从指天指地处来。谓二乘人。碉见一隅。未见全像。惟如来清净智觉。于日月不到处。而光明普照。于梦想不到处。而寤寐一如。故菩萨开智觉正眼。而能周顾。非独觉照自己一隅。而能觉照不可说众生。不可说世界。豁然云开日现。故云周顾十方也。佛本行经云。东方表涅?最上。南方表利益众生最上。西方表解脱最上。北方表永断轮????最上。然此一偈之中。三聚净戒俱摄。初句律仪。二句众生。三四善法。如初醒不容杂念。摄律仪戒。即令持此偈文。摄善法戒。后三句。即饶益有情戒。又约四弘誓愿。初句。学法门。次句。度众生。三句。成佛道。四句。断烦恼。菩萨发心。不离四愿。余偈皆同。不繁重例。若论持此偈咒。以凡夫口。即成佛口。摄之于顿。当愿众生。皆成佛道。复归于圆。故此偈咒。是一乘圆顿法门。菩萨境界。非二乘狭劣身心。所能及也。
鸣钟
【记】声出曰鸣。乃人所扣也。钟者。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此是法器。周礼考记云。凫氏为钟。五经通义云。钟者。秋分之音。万物至秋而成。至冬而藏。故金为钟。相继不绝也。西京记云。发鲸鱼。铿华钟。薛宗注云。海中大鱼名鲸。海岛有兽名蒲牢。畏鲸击。鲸一击。蒲牢辄大吼。凡钟欲令声洪。故作蒲牢于上。击钟之木。为鲸鱼形也。通载传云。拘留孙佛。于乾竺修多罗院。造青石钟。于晨击时。有诸化佛。与日俱出。密说显演十二部经。闻法证圣。不可胜数。故晨昏鸣之。有警䇿之功。凡鸣钟者。应先持此偈。然后执椎。念华严经题。并若人欲了知等偈。及?伽?帝耶娑婆诃。共三十五字。一紧。一缓。为一通。三通共一百零五。末击三下。总成百八。所以然者。事依理起。故事能显理也。由是百八愚痴。声声唤醒。百八三昧。椎椎打就。偈曰。起七舒徐落八勤。中间二十要分明。三通才罢饶三下。诸佛龙天侧耳听。增一阿含经云。若打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兼说偈赞。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百丈云。丛林击钟。早击。破长夜之昏沉。暮击。拔幽冥之苦暗。引杵宜缓。扬声令长。如昔日志公。借武帝道眼。见地狱苦相。问曰。何以止之。志曰。惟闻钟声。其苦暂息。遂诏天下寺院。凡击钟令舒徐其声焉。
集。凡晨昏鸣钟时。诣钟前。至诚合掌。诵此偈已。手方鸣钟。口或诵诸佛名号。或诵大乘经名。或诵秘咒。令一切有情。闻声离苦。咸得解脱。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记】志求满足曰愿。气传于外曰声。谓才打钟时。即发弘誓。愿诸众生。闻声成佛也。第一句。因击钟发愿。二三两句。愿苦恼众生。离苦得乐。第四句。普为一切。然声有三种差别。一。执受大种声。谓一切有情所具之声也。二。非执受大种声。谓风性无情。所受之声也。三。俱执受大种声。谓钟鼓之声。必待楗椎而令声显发于外。即此钟声是也。透越一切曰超。界者。限也。万法之所出生。万法之所归趣。故曰法界。然有性分二义。随事分别。故名为分。法性不能变易。故名为性。谓众生心色等法。各有差别限量故。又超者。脱也。不为物障故。凡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者。是为声色所缚。今声无声相。不为障得之所障碍。故得铁围悉闻。而闻尘清净。所以超也。法者。统言有四。谓理。与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也。然理法言界者。性义。事法言界者。分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者。双具二义。又有能所之别。谓法。是能具之体。界。即所具之量。其理事不同。谓性静明体曰理。形相分别曰事。广大之理。咸归一尘。一尘之色周遍法界。先。由事显理。后。得理忘言。理事交彻。圆融无碍。故名法界。即诸佛众生之本体也。四圣。六凡。随因感果。界分各各不同。所谓九地不知十地事。总而言之。不出一心。一心不生。万法俱息。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有种种界限。故有三乘六趣。今承此愿。及法力之功。总能超越也。梵语斫迦罗。应法师云。轮山。旧云铁围。围即轮义。幽暗者。日月不能照处。皆由众生业力所成。烦恼障蔽。正报相缠。依报于此。不能超脱。故楞严经云。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界。不能超越。今鸣钟时。仗三宝威力。而令此声。上彻天堂。下通地府。皆得闻也。铁围等句。且约三恶道论。以闻声脱苦故。幽?二字。该具饿鬼。畜生。故不别言也。众生者。假五阴之实法。成众生之假名。闻尘清净证圆通者。谓能转闻尘。而成闻慧也。染污情识曰尘。即耳根所缘之声尘。声尘清净。成佛可期。如观音修证。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乃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证入圆通。而成正觉。故愿一切众生。亦从闻中成正觉也。此是自己鸣钟未扣之时。所发愿力。虽非佛制。有益当行。
闻钟
【记】耳根发识为闻。凡闻钟声。默念此偈。默念者。心声也。心有声耶。心无声耶。无声之声。二可自闻。不堪人听。故楞严经云。反闻闻自性。何不自闻闻。其心声之谓也。
集。晨昏于行住坐卧间。一闻钟声时。即诵此偈咒。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伽?帝耶莎诃(三遍)
【记】烦恼者。即根随二种也。与心作烦。令心作恼。故止观云。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是也。若闻钟声。持此偈咒。纵有极重烦恼。化为轻清矣。审理曰智。分别曰慧。即根后二智也。如观世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自然烦轻。慧长。菩提者。智果也。一闻钟声。智慧之心花顿发。菩提之道果速成。此谓寂灭现前。菩提自生也。言地狱者。谓在地之下也。梵语泥犁。此翻苦具。又云苦器。亦名不可爱乐。谓昼夜煎逼罪人故。又地者。底也。万物之中。地最在下。故名为底。狱者。局也。谓拘局罪人。不得安乐。故云局也。又名无有。谓彼狱中。无有义利故。正云捺落迦。如婆沙论中。名不自在处。谓彼罪人。为狱卒阿旁之所拘制。不得自在故。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乃有其狱。然此狱有大。有小。大者。八处。谓八寒。八热等。各有眷属。其类无数。此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生。小者。十六。谓?煨锋刃等。地狱是总名。火坑乃别指。是十六中之一名也。今闻钟声。即能超越世出世间。自令离地狱。出火坑也。十方圆明。是曰成佛。获二殊胜。故曰度生。若论一闻钟声。而即生正念。是以烦恼轻微。智慧增长。即转惑障而成智德。故云菩提生也。然智慧。且约因论。菩提。正指果德。离者。解也。出者。脱也。即转地狱火坑苦障。而成解脱德。故云离出也。发愿成佛。即转业障而成法身德。是为三障消。而三德圆。故能尽未来际度生也。然未有不发愿而度生者。从来亦未有不度生之佛。若众生不自度。而先愿度生者。此心即是佛心。当知此心此愿。皆从闻钟声处发起。一时无边烦恼。从此截断。无间地狱。从此而破。无尽法门。从此证入。无上佛道。从此而成。可见闻钟利益。不可思议也。此偈咒显密互用。理事双彰。咒即破地狱真言。秘密故不翻。志心诵持。自然感应。
引证。如付法藏传中云。有临腻吒王。以大杀害故。死入千头鱼中。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刹那之间。满于大海。罗汉为僧维那。依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以是因缘。遣信白令长打。使我息苦。过七日已。受苦俱息。又佛祖通载云。上元县有民暴死。见五木缧械者。告曰。吾南唐先主也。为宋齐丘所误。杀降卒千余人。冤诉囚此。仗汝归语嗣君。凡寺观鸣钟。可延其声。吾受苦惟闻钟声则暂休。或能为造一钟尤善。复曰。吾在位日。于阗国遗我玉天王像。藏于瓦棺寺佛左膝。人无知者。汝以此为验。乃苏。随奏唐主。果如其言。主感泣。造一钟于清凉寺。镌其上曰。荐烈考高祖皇帝。脱幽出厄。以玉像建塔葬蒋山。杂譬喻经云。所在闻钟声。卧者必须起。合掌发善心。贤圣皆欢喜。又唐京师大庄严寺僧。名三果。有兄从炀帝南行中亡。不持斋戒。堕火坑地狱。蒙禅定寺打钟。声振地狱。同受苦者。皆生乐处。
集。古德云。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前减福慧。后世堕蛇身。其懒修禅诵者。报感广在经律中。兹不繁引。
着衣
【记】梵语震越。此翻衣服。太古衣皮。黄帝始制衣服。上曰衣。下曰裳。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故涅?经云。如世衣裳。障覆形体。遮形覆隐。故名衣裳。又衣者。依也。万善功德。皆依净戒而为根本。故萨婆多论云。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万善由之生长。若能依戒修行。即获诸胜善根。则苦海可越。彼岸可登。
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
【记】若者。楷定之辞。谓楷定披着此衣之时也。上衣者。俗说长衣。曰直裰。曰褊衫。曰海青。太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一名道袍。亦曰恭敬衣。又名向上衣。乃表一身最胜之衣也。言着最胜之衣。当发最胜之心。及发最胜之愿。当知此心此愿。即胜善根也。盖一切众生。失此善根。沉溺生死。故当发是愿。令其善根。不使沉溺。而令至法彼岸。究竟之地。如二乘三乘。皆不名究竟。唯佛一乘。乃名究竟彼岸也。又此岸。乃众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彼岸。是诸佛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地也。
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
【记】梵语泥缚些那。唐言裙。根本律云。泥婆珊。又云厥苏洛迦。竖一肘。横五肘。即下裙也。亦云泥洹僧。或名舍勒。译为内衣。又云短裙。即是下裳。裙者。群也。谓连接裙幅也。旧曰涅?僧。讹也。既无带襻。其将服也。集衣为褶。束带以绦褶。律摄云。谓从裙边细叠成褶。腰间总?。形似多罗叶。上聚下散者是也。服。犹佩也。诸善根者。一切戒善之根本也。律中明七支戒善。谓身三。口四。戒善也。又涅?经明七善法。一。知法善。十二部经也。二。知义善。文字语言也。三。知时善。以时修六度行。四。知足善。饮食衣药。五。知自善。知自本具信戒善根。六。知众善。行来坐起。说法问答。七。知尊卑善。信者善。不信者。不善等。惭愧。七法财中二法也。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七财之中。惭愧为守财人。内生羞耻为惭。外生羞耻为愧。又云不自失节为惭。心无非用为愧。若不着下裙。则身形彰露。无有惭愧。既无守护之人。功德法财。便不具足。今着裙时。善法现前。所思无邪。即惭愧具足处。惭愧具足处。即清净本源处。人之所以迷于五欲。不能清净者。二因不知惭愧。若惭愧具足则清净善法。何曾欠少。故云。服诸善根。具足惭愧也。
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记】束带以绦褶。则诸部各异。色乃黄赤不同。裙无带。则不能收摄其身。人无戒。则不能降伏其心。整。严肃也。束。收摄也。谓当检束诸根。则外仪严肃其身。而内法收摄其心。身心严摄。则诸善道法。自当渐次增进。乃成见道用也。
下单
【记】下者。从觉始下也。孤独曰单。今以床榻而为单者。谓受戒之人。当独处一榻。多坐少卧故也。若在禅堂。事事随众。
集。鸣指三下。默念此偈咒。
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 ?。逸帝律尼莎诃(三遍。此是生天女咒)。
【记】寅者。未明。旦者。已明。即清晨明相初出时也。梵语阿留那。或云楼那。或云萨?。汉言明相。有种种异名。明了论云。东方已赤故。通慧指归云。此方约日未出前二刻为晓。此为明相。以见掌纹为限。就中有三种色。若日照阎浮提树。则有黑色。若照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提界。则有白色。是中白色为正。即是寅旦之时也。又别部明地了时。谓见地色明了故。暮者。金乌西坠日没时也。萨婆多论云。以五阴为昼夜。若日到阎浮提界。名日没。即暮也。一切者。概指之辞。众法相生曰众生。以能所八法。谓地。水。火。风。色。香。味。触。而禀其质也。普曜经云。如来过去心净离着。不恼众生。所行之处。脚轮不污。虫蚁不损。自回护者。谓?飞蠕动。微细昆虫。皆具灵觉之性。故圆觉经序云。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以我等凡夫形质。心未离着。行未齐圣。将行动之时。而愿彼等自护其生命也。设若误伤其形。即仗偈咒法力之功。即时往生净土。而脱其轮回也。净土者。世界皎洁。目之为净。是净所居。名之为土。乃纯善所成。无四恶趣。法华论云。无烦恼众生住处。名为净土。良由众生行有美恶。土成秽妙。娑婆五浊。由积恶而丘坑。安养七珍。因习善而华胜。三昧经云。凡人求道安禅。先当断念。人生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秽念多故。五浊秽污。不名净土。佛制误伤者。以其无心。故不治罪。与世律同。然亦有误伤而还误伤之报者。如朝野佥载。梁武帝素敬信?头师。时遣使召来。帝方与人下棋。欲杀一段。声曰杀却。使遂斩师。帝棋罢唤师。使言。向者陛下令臣杀却也。帝问。师临死有何言句。使曰。师云。贫道前劫为沙弥时。以锹?地。误断一曲[(乏-之+虫)*善]。今帝是也。此报固宜。由是观之。误杀仍以误偿。可不慎欤。
引证。分别功德经云。第一念佛何事。佛身金刚。无有注漏。若行时。足离地四寸。千辐相纹。迹现于地。足下诸虫。七日安隐。若其命终。皆得生天。昔有一恶比丘。本是外道。假服诽谤。逐如来行。自杀飞虫。着佛迹处。言佛踏杀。然虫虽死。遇佛迹处。寻还得活。所谓念佛。其义如此。
行步不伤虫
【记】行步者。乃四仪中之一法也。不伤虫者。谓具仁慈之心而发护生之念也。有足曰虫。无足曰豸。此蹑上偈而来。谓下单鸣指已。临举步时。心中作观。即诵此偈。
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地利日利莎诃(三遍)
【记】举足者。行仪也。谓修道之人。行住坐卧。常当调摄其心。不使一毫走漏。是故凡欲举足。必先举心持此偈咒。则心不外驰。念不虚动。善法自具。道业自成。所谓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即是体会中道之理。则生死大海可越。涅?山顶可登。生死海者。言广大也。古云。生不知来处。谓之生大。死不知去处。谓之死大。故云如海之广大也。如是广大。欲出不难。只要具众善法也。善法者。即菩萨行愿。谓先以行满所愿故。于是菩萨。凡举足时。即愿一切众生。出生死海也。若众生同于菩萨行愿。何处见有生死。二为行愿不同。妄执尘劳。造诸不善。所以飘荡苦海。若能一念回头。具众善法。则彼岸在即。苦海断流。众生名尽。佛亦不为。是名至善。何愁善法之不具耶。
出堂
【记】出者。对入而言。谓举足向外行也。堂者。殿也。亦即禅堂。乃十方衲子栖心修道之处。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伤。心空及第归。此之谓也。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记】舍者。屋也。止息为屋。又置也。能置身安宿之处。亦云堂舍。又小屋为舍。言深入佛智。永出三界者。乃托事以明理。谓出有为之舍。而入无为之智也。佛智者。世出世间。无有与等。以知觉之性。穷尽众生。因果业性。若好。若恶。一一本末。咸悉知之。大经云。如来智慧。无处不至。故云佛智。亦名自然智。无师智也。又此佛智。人人本具。只因情尘覆蔽。乃有圣凡。故须深入也。三界者。华严孔目云。一欲界。欲有四种。谓情欲。色欲。贪欲。淫欲也。下至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自在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欲名欲界。二色界。色即色质。已离欲界秽恶之色。犹有清净色在。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若出三界。得证有余涅?。则绝分段生死。若永出三界。得证无余涅?。则无变易生死。而五住尽。烦恼忘。深入佛智矣。合参云。此偈如华严玄奥之大幅。兼贯法华譬喻之全章。然毗卢圆镜。岂有去来。火宅窄门。能无出入。故知无火而火。?然三界者。大火宅也。其有小智声闻。已出此舍。暂得游戏者。小火宅也。不知舍外之火。殆有甚焉。若非深入佛智。曷能速离火宅。顿入清凉哉。
登厕
【记】从下而上曰登。居高临垂曰厕。厕。圊也。说文。清也。古谓之清者。以其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清洁也。又厕者。杂也。言一切人杂厕其上故。律摄云。应于寺之东北角。安置圊厕。四边应裁荆棘。大小行厕。并须别作。各安门扇。皆着傍?。其便利处。宜在屏处。凡欲入厕。应脱上衣。在于上风。净处安置。
集。欲大小便即当行。莫待内逼仓卒。须脱换鞋脚。不可净鞋入厕。至。当三弹指。有二义。一。使内人知。不得迫促内人使出。二。恐啖秽之鬼。令他避之。上槽。复当三弹指。默念此偈咒。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狠鲁陀耶莎诃(三遍)
【记】大小便者。谓顺利不净。令身轻安也。经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谓资益诸根。长养四大故。既有饮食滋味入于肠胃。则轻清上升。重浊下坠。故有便利。可见人之一身。兼净秽世界也。净世界。即戒定慧之福业。秽世界。即贪嗔痴之罪法也。贪嗔痴者。名三毒烦恼。今以弃除不净秽浊。而对治三毒。令净尽故。此三毒乃是起业造罪之因。今故以戒防之。三毒之因既空。则当来业果何存。故古德云。向穿衣吃饭时。屙屎撒尿处。不杂用心。便是好工夫。何愁不透脱也。若能悟此净秽本源。则可以悟大千世界不在心外。从此垢尽心净。不知吾身之为法界。法界之为吾身。我身法界。非一非二。则三毒自去。罪法自除也。
就水
【记】就者。近也。水者。洁身之谓也。根本百一羯磨云。世尊说不净染污教者。欲除去臭气。令安乐住故。佛言。胜义洗净有三种。一洗身。二洗语。三洗心。毗奈耶云。佛告?刍。汝等当知。此是当行法。当须存意。如是洗净。有大利益。令身洁净。诸天敬奉。是故汝等。若依我为师者。咸应洗净。若不洗者。不应绕塔。礼佛。诵经。不礼他人。不受他礼。不应啖食。坐僧床榻。不得入众。由身不净故。能令诸天。见不生喜。所持咒法。皆无灵验。若违得恶作罪。
集。大便毕。临水即念此偈咒。
事讫就水。当愿众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室利婆醯莎诃(三遍)
【记】事讫者。谓大小行事已毕。就水洗僻处时也。此当愿者。非同世间之愿。及世间之法。当为众生。发出世之愿。说出世之法。具有优劣于此。何也。于世间法。二名事相而已。在出世法。中即事显理。深达中道之义。速疾往者。言五浊恶世。所见所闻。无非烦恼恶业。缠缚身心。沉沦生死。流转三界。如处牢狱。受罪之法。牢狱尚有尽期。烦恼实无边际也。三毒如此利害。是故喻如秽厕。不可久停。故当速离世间秽浊之行。而行出世清净之法也。如经律所明。入厕洗净。若不默持诸咒。纵用七恒河水洗之。不得清净。何以故。种子不净故。
洗净
【记】洗者。除也。谓除去不净。而成洁净。故曰洗净。
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
?。贺曩密栗帝莎诃(三遍。用左手后二指洗之)
【记】洗涤者。清净义。即蠲弃也。谓此幻形之有秽浊。必假净水方得蠲弃也。若不涤除恶触。不合受用僧伽敷具床榻。律摄云。若?刍受食。未漱口以来。乃至大小行讫。未将净水去秽。受礼。礼他。授法。听法。皆不听许。不坐床座。及啖饮食。违者得罪。然虽洗涤。必仗偈咒法力之功。方可身心清净。乃得调柔也。而云毕竟无垢者。即事以明理。谓此身心。皆因烦恼。所知。二障所缠。而我法二执未空。自从无始以来。无明障蔽。真理何能得显。今之所以毕竟无垢者。以持戒之功勋。以定慧之力用。毕竟清净。毕竟无染。则知寂净光生。烦恼永丧矣。
洗手
【记】手是总名。乃吾人身形所具。能司执持之支分。若无掌。不可名手。无指。亦不可名手。有掌有指。方名曰手。两手。太阳之精也。字魂阴掌图法天。指法五行。大曰拇指。第二曰食指。中曰将指。第四曰无名指。第五曰小指。第六曰枝指。谓既专执持。则秽触难免。故当洗焉。
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主迦?耶莎诃(三遍)
【记】水。柔为性。离垢去染为用。盥者澡也。以掌掬水澡净曰盥掌。夫手沾尘垢。今净水去其掌垢。表法水除其心垢。所谓日新。又新。纯其德也。当愿众生者。谓持戒之人。所修梵行愿生身心清净。受持如来清净法味。续佛慧命。化化不绝也。言佛法者。广则百千三昧。无量法门。乃至三藏十二部。异则一四句偈。皆名佛法也。?下诵咒之时。一浣而再浣。再浣至七浣。自然佛法现前。究竟我手。佛手。众生之手。同于清净。同于受持。是真清净佛法之手。受持佛法也。
引证。师子国。释迦弥多罗。三果人也。麟德初。来京。高宗尊处禁中。总章初。康藏犹为居士。请受菩萨戒。众谓梵僧曰。是行者诵华严。兼善讲梵网。梵僧惊叹曰。但持华严。功用难测。况解义耶。若人诵净行品。百四十愿。已为得菩萨具足戒者。何烦别授。西国相传。有人读此经。以水盥掌。水沾虫蚁。其舍命者。皆得生天。何况持说此经。教化众生者乎。此贤者后来。必广大饶益一切也。
集。若但小便时。唯用水洗手一次即净。若是大便。去秽后洗手。或用灰泥皂角。如法洗之 溪堂杂录云。元钓中有蜀僧智超法师。尝诵华严经。已三十年。偶见一童子。风貌清爽。举手高揖。超曰。何来。曰。五台来。超曰。何远至此。曰。有少事欲相导故。超曰愿闻。曰。吾师诵经。固可嘉矣。但失在登厕洗净时。触水淋其手背。而未常用灰泥洗之。所用灰泥。律制七度。今但二三。缘此触尚存。礼佛诵经。悉皆得罪。言讫。不见。超惭而改过。识者或曰。此必文殊化现。有警于超也。故知洗手。必须依法。因果经云。触手请经。当获厕中虫报。
洗面
【记】额前曰面。又头面也。凡物皆有背。有面。又相向为当面。乃一身之首。起则先见于人。既先见人。必先见佛。故须日日早净。以便行礼持诵也。
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㘕。莎诃(默持二十一遍)
【记】以水洗面者。谓此幻质。乃不净之体。九孔常流于外。面向窍次所在。常溢?唾不净之物。故须水以涤除之。是故每于晨朝沐其面也。楞严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故行者洗面。即先发是愿也。净法门者。即事显理。以八万四千尘劳之门。转为八万四千清净法门。亦即是陀罗尼门。此门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乃至三贤十圣。游履之门。一切行人解脱之门。若能真穷惑尽。本来面目。不假拭而明矣。如上之门面。自得之后。直至成佛。毕竟清净。故曰永无垢染也。
饮水
【记】饮者。咽也。梵语阿伽。此云水。水者。准也。准平物也。名义云。润万物者。莫过于水。形为四大。气冠五行。五分律云。有内用。有外用。内用者。饮食之属。外用者。浇灌浣濯洗和之属。上偈洗面灌沐等。是外用。而此偈吞咽等事。谓内用也。
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悉波?摩尼莎诃(三遍)
【记】水中生灵甚微。人之眼根粗障不能观察。惟佛五眼明净。彻见微细昆虫。非凡小肉眼能视。既见斯类。以慈悲故。说此偈咒。萨婆多论云。舍利弗以净天眼。见空中虫。如水边沙。如器中粟。无量无边见已。断食。经二三日。佛敕令食凡制有虫水齐肉眼所见。漉囊所得。不制天眼见也。钵者。受食之器。今显一钵水。具有八万四千虫者。谓人身具有八万四千户虫。今以钵水晓之。若持此咒。即成法水。生自远离。如初果耕地。虫离四寸耳。若不持者。食之尽为血肉矣。故持戒比丘。每于饮用时。虽有漉囊滤过。而疑惑木除。必须仗此偈咒法力之功。默念三遍。则饮用者可无愆尤矣。故云。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也。
五衣
【记】五者。五条。衣者。依也。谓依此以庇寒暑也。斯乃出世法服。非同世俗可比。当护之如皮。敬之如塔。萨婆多论云。此衣九十五种外道所无。惟佛法中有也。
集。梵语安陀会。此云作务衣。五条。一长一短。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还。当着此衣。诵此偈咒。戒坛经云。五条表断贪。净身业也。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不舍离。
?。悉陀耶莎诃(三遍)
【记】此偈以因招果。显密互用。二利均沾故。上二句出名义。下二句乃发愿。?字下是密语。非名言可能解释也。善哉者。赞美之辞。赞其衣之功德殊胜。不可思议。有大利益故。去粘曰解。去缚曰脱。言此衣为解粘去缚。无垢之服也。如世间美服。多属蚕口。故尘世众生。触爱细滑。为恶所染。不善解脱。出家受具。由习戒故。定便久住。由习定故。净慧自生。由此三学精明。故于三毒边。一一解脱。可见此衣。能生善。法能伏烦恼。故曰解脱服也。无上者。谓此衣有出世功能。超过世间。一切斑彩锦文。王臣之服。天上天下。乃至九十五种外道。无有胜于此衣。故名无上也。福田者。法。喻。双举也。大意借田说法谓戒乃人世福田。檀越种福。僧着袈裟。现田纹相。名曰福田。如世间之田。生长苗稼。以养形命。而此福田之衣。能与沙门生长智慧。滋培五分法身也。我今顶戴受者。指披着之人。顶之于首。戴之于身。如是受持。尊重之至也。世世不舍离者。谓此法服。非但今生尽形受持。乃至尽未来际。不愿舍离也。
七衣
【记】七衣者。七条之衣也。然此三衣。名义众多。谓能降伏众魔。故曰忍辱铠。不为欲泥污染。故名莲花服。龙得一缕。不为金翅鸟所食。故名救龙衣。生死烦恼。由斯解脱。故名解脱服。经律通名袈裟。此云坏色。如世间红黄紫绿白色。人人所爱。爱即是贪也。施来我出家人得之。如法染成青。黑。木兰。三种色。除自己贪着之心。坏彼好色。故云坏色。亦名不正色。谓不住于色。住色即非正色。亦云染色。表心染于法。要染无所染。方名曰染。然二乘之染。非真染。必要心染大乘。方名真染。真染即大仙道也。能于正法除其结使。名为究竟寂灭之衣。
集。梵语郁多罗僧。比云入众衣。七条。二长一短。凡赴斋。听讲。持诵。坐禅。礼佛。礼塔。礼和尚。上座。僧和集时。当着此衣。诵此偈咒。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度波度波莎诃(三遍)
【记】佛制三衣。着用有时。既披著有时。当恒近左右。不使远离。今易常得二字者。正明披著有时。不相混杂也。披此衣者。即解脱之服故。愿世世生生常得披着。而解脱烦恼也。
大衣
【记】大者。衣中之主也。在五七二衣之上。故称云大。又名祖衣。谓此衣虽是粗疏麻布。乃佛佛授手。祖祖相传。出世证道之衣。三世如来。皆着此衣。而成道果。故衣名法。衣昔日世尊以实相无相之宗。传于迦叶为西域初祖。即是此衣作证。承此衣以传灯。而法脉条贯。传于今日。未常溷乱。所以名之。故此衣表传法之信也。妄与不得。妄受不得。会佛法者则得。不会佛法者不得。故五祖付能大师曰。昔日达磨初来东土。人未至信。故传衣以明得法也。有是义故。名为法衣。
引证。南山感通传中。天人黄琼语宣祖曰。如来临涅?时。告文殊师利。汝以神力。往祗洹中堂西宝楼上。取我珠函。将示大众。我初逾城。离父王宫。到彼丛林。身小疲怠。权时止息。时彼树神。现身告我言。汝今修道。定得金色之身。为三界大师。迦叶佛涅?时。付嘱我珠函。并绢僧伽梨。令我转付嘱汝我语神言汝绢僧伽梨。非我所用。我闻先言。诸佛出世。不着蚕丝。我今修道。如何害生。汝今是魔。故来相恼。树神告言。汝大智人。何辄粗言。诸佛慈悲。不着蚕衣。此丝化出。非是害生。汝今受此。我即开函。见迦叶书云。我初成道时。大梵天王施经。坚牢地神施纬。共成一法衣。丝是化出。非是缲茧。由是义故。我自成道以来。常披此衣。未曾损失。今付悉达。若得成佛。转毗尼时。当为我着。愿汝受持。勿令损失 又我初成道时。乃至涅?。唯服粗布僧伽梨。及白?三衣。未曾着蚕衣缯帛。何为恶比丘等。谤黩我云。毗尼开许着之。我初成道。大爱道比丘尼。手执金缕袈裟。持施与我。我不敢受。令持施僧。我于三藏教中。虽听用缯彩供养佛法僧然本非蚕口所出丝绵。我此阎浮洲内。及以大洲之外。有千八百大国。并有缯帛丝绵。皆从女口出之。由不杀害众生命故。福业所感。故从女口中出。问。何以得知。答。若欲须丝作衣时。至桑树下。便有二化女子。从彼树下出。形如八岁女。从口吐丝。彼国人等。但设?车。从女口中取丝。转至?车上。取足便止。化女即灭。我听着缯彩者。是此女丝。及天缯彩。本非害生取丝绵故。故此僧伽梨。当用布褐作。令末世比丘。不得乐好衣服也。
集。梵语僧伽黎。此云杂碎衣。有上中下九品衣。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皆二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皆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皆四长一短。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故。凡入王宫。升座说法。入里乞食。降伏外道。当着此衣。诵此偈咒。表断痴。净意业也。
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奉持如来命。广度诸众生。
?。摩诃迦婆波吒悉帝莎诃(三遍)
【记】奉持如来命者。谓如来本愿。广度一切众生。今受如来清净戒法。正当恭敬奉持如来慈命修行。绍隆佛种。以此善法。摄化众生。前二偈二为自利。而此偈。专为利他。故曰广度诸众生。直下担荷佛祖之慧命也。增辉记问。何不增四。减二。惟三者何。答。三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今制三衣。表生万善。取益物之义也。如上三衣。原是比丘法服。沙弥尚不许着。何况初发心人。今欲令其预知者。读此偈咒。先知菩萨行愿殊胜故。然今佛法秋晚。道器难全。一有发心。三坛顿受。故戒期中。沙弥少有两月行持者。三衣尚难置足。何况再缦耶。故令先读偈咒。俟披着时。以便忆持。如年不满。仍须缦服。僧碉律云。三衣者。圣贤沙门标帜。非俗人所为。慈云忏主辨惑篇云。此三衣。定是出家之服。非在家所披。舍利弗问经云。云何于训戒中。令诸弟子偏袒右肩。又为迦叶村人。说城喻经云。我诸弟子。当正披袈裟。俱覆两肩。勿露肌肉。使上下齐平。现福田相。行步庠序。又言。勿露胸臆。于此二言。云何奉持。佛言。修供养时。应须偏袒。以便作事。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田文相。云何修供养。如见佛时。问讯师僧时。应随事相。若拂床。若扫地。若卷衣裳。若周正荐席。若泥地。作华。若挞高足下。若洒。若移。种种供养之时。云何作福田时。国王请食。入里乞食。坐禅。诵经。巡行树下。人见端严。有可观也 律制三衣。有名。有体。有色。有量。乃至造法等。事极微细。惟愿担荷法门者。详阅开导后学。不至斯法断灭也。名义如上。体谓十种衣财。异于草木皮发。毛绮锦绣等。邪命希求。皆不成衣故。色。谓青。黑。木兰。三种。非五大上色故。听以刀截。成沙门衣。如马齿。鸟足缝之。须顺左右条开。不作。即同缦服。非俗五彩。斑文。罗谷等。量。谓肘长短。度身而衣也。作。谓条齿缝刺如式也。若互增互减。受用有愆。不依律法。着用犯罪。恶心毁坏得罪如律。行则随行。住则随住。教甚繁广。行之在人。信则成佛可期。违则三途难免。
集。盖此三衣。而称福田者。增辉记云。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法衣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藏义经云。袈裟有十种利益。一者菩提上首。
【记】菩提。大论释名佛道。上首者。第一也。欲求佛道。先别形仪。外着袈裟。内心自摄。身心既摄。得入道门。是知袈裟。为入佛道之第一也。
二者众处人天。
【记】众。即僧众。处者。居也。诸天着乐。六道升沉。不能修行。无上菩提。故律云。受具足戒已。于天人魔梵。外道婆罗门众中。比丘比丘尼僧。最为第一。是知着袈裟者。众处人天之上也。
三者父母反拜。
【记】父母者。生身之本。辞别出家。应无子分。反者。答也。谓答其拜也。律中见父母。二宜问讯。适或念劬劳恩重而拜者。父母必云。身着袈裟是佛弟子。而答拜之。此是袈裟之利益也。身无法服。未必如斯。普曜经云。净饭王告优陀耶。汝往佛所。称我志意。佛本有要。得道当还。须依往言。时来相见。优陀耶到。具宣王意。佛即许可。七日当往。时优陀耶。白王消息。王闻欢喜。与诸群臣。四十里外。奉迎世尊。佛与金刚力士。梵释四王。诸比丘众。放大光明。乘空而来。渐欲近王。王与臣民。夫人采女。见已礼拜。佛现种种神变。诸方出没。意遮众生。诽谤事故。王礼拜已。佛乃下地。问讯父王。少病少恼。起居轻利。礼问已毕。王等与佛。一切大众。还于国中。说法化利。得道者众。此即父母反拜。佛示不受。佛还问讯。说法化利。后世僧众准此思之。
四者师子舍身。
【记】梵语僧伽彼。此云师子。贤愚经云。昔有辟支佛。在山林中。福度众生。禽兽亦附。时有师子。名曰坚誓。身毛金色。食果啖草。不害群生。有一猎师。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内佩弓箭。见师子来。而心念言。可杀取皮。以用上王。足得脱贫。便以毒箭射伤。师子欲害。见着袈裟。便自念言。着袈裟人。必得解脱。此袈裟乃是三世圣人标相。我若害之。则起恶心。向三世贤圣也。念已。息害而死。由敬袈裟故而舍身也。
五者龙披免难。
【记】梵语那伽。此云龙。乃鳞虫之长。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顺也。龙王经云。龙王白佛言。如此海中。无数种龙。金翅鸟王。常来食之。我等日夜恐怖。求佛救护。令得安隐。于时世尊即脱身上所著皂色衣。与龙王曰。汝取是衣。分与诸龙。皆令周遍。于中乃至值一缕者。金翅鸟王。不能触犯。
六者国王敬信。
【记】僧祗律云。尊者达尼迦。?取官材罪在不舍。瓶沙王信敬三宝。见达尼迦身着袈裟。虽取官材。释然不问。
七者众生礼拜。
【记】经云。六道四生。见着袈裟者。莫不恭敬礼拜。奉为最上福田。故律云。比丘浣故袈裟。湖神取汁。而灌身。外道持新?来洗。湖神却言。莫污我水。可见袈裟。遵重如是。
八者罗刹恭敬。
【记】昔有一山居僧。在深?宿。以衣障前。有异人来。形极可畏。伸臂内探。畏触袈裟。碍不得入。遂免得脱。如是众相。难可具述。
九者天龙护钓。
【记】律云。凡有袈裟之处。一切天龙善神。咸皆守护故。
十者得成佛道。
【记】僧祗律云。佛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脱服。福田之衣。若有众生。起一恶心。向三世诸佛。辟支罗汉。及着染衣人。获罪无量。所以者何。坏色之衣。是贤圣标式。若能发心。敬染衣人。获福无量。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也。
引证。宣律师感应因缘云。时四天王臣子。白宣律师曰。如来临涅?时。告文殊师利及大众言。我初入山学道。以无价宝衣。贸得鹿裘着。有树神现身。手执僧伽黎。告我言。汝今修道。定得正觉。过去迦叶佛涅?时。将此布僧伽黎。付嘱于我。令善守持。以待仁者出世。令我付与。我欲受时。地便大动。树神告言。今为汝开衣。示福田相我见相已。即入金刚三昧定。地又大动。树神又言。汝今犹是俗人。未合被此法衣。当置顶上。恭敬供养。汝求佛道。不为魔挠。我依树神。头顶戴之。大地震动我六年苦行。身体既羸。衣犹顶上。不敢辞疲梵王见之。起大悲愍。将我伽黎。上至梵天。地又大动。日月无光。坚牢地神。告梵王言。汝可持衣。还安顶上。梵王依教。大地乃安。日月还明。太子问梵王言。汝知僧伽黎在我顶上意否。答言不知。此为未来诸恶比丘。比丘尼等。不敬我解脱法服。不受持三衣。亦不持戒。令法速灭。故以衣在顶上住也。
又悲华经云。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愿我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其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授记。二。天龙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三。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寻生慈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记】此五种功德。即前十种利益。及出生第二偈义也。一。即前菩提上首义。二。即父母反拜。众生礼拜。天龙护钓。得成佛道义。三即后出生第二偈义。四。即师子舍身。国王敬信义。故璎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诤。念此袈裟生慈悲心。五。即众处人天。龙披免难。罗刹恭敬义也。如次思之。自然可晓。
大论云。释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发染衣是其相。四分律藏中。佛告诸比丘。随所住处。常与三衣俱。譬如鸟之两翼。恒与身俱。汝等舍本族姓。以信出家。应当如是。所到之处。法衣随身。不应离宿。僧祗律中。佛言。比丘三衣。一钵。须常随身。违者出界结罪。当敬三衣如塔想。十诵律中。佛言。护三衣如自皮。护钵如眼目。所行之处。与衣钵俱。无所顾恋。犹如飞鸟。若不持此三衣入聚落俗人处犯罪。五分律。三衣谨护。如身薄皮。常须随身。如鸟之羽飞走相随。大乘梵网菩萨戒中。佛言。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违者结罪。盖三衣。一钵。乃佛佛亲持。祖祖授受。七众同遵。两乘共制。若云出家佛弟子衣钵可离。东西两土。轨则不同者。请阅三藏。何经何律。何论。许开。当知佛言可信。凡语无凭。有智慧者。勿染邪风。须坚信力尔。
【记】业疏云。所以衣钵随身者。由出家人。虚怀为本。无有住着。有益便停。故制随身也。大悲经云。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是沙门。披着袈裟者。于弥勒佛。乃至楼至佛所。得入涅?。无有遗余。僧祗律云。僧尼有戒德者。若俗人求破袈裟段。欲禳灾者。听与少分。
卧具
【记】尼师坛者。乃百一衣属也。同毡席之形。名为敷具。如衾被之形。名为卧具。盖谓敷之而卧也。敷之而坐。即为坐具。敷之衬足。即为衬足衣。名含多义。故属百一衣中之数也。
集。梵语尼师坛。此云坐具。亦名随坐衣。亦名衬足衣。长佛二磔手半。广佛二磔手。僧碉律云。如来一磔手。二尺四寸。此约小尺。若准大尺。可二尺许。不得作三衣。不得净施。及取薪草。盛物杂用。唯得敷坐。若道行。至坐处。取坐之。十诵律云。新者。二重。故者。四重。不应受单尼师坛。律中本制缘起。为身。为衣。为卧具故。事钞云。为身者。恐坐地有所损故。次为衣者。恐无藉三衣易坏故。为卧具者。恐身不净。污僧床榻故。律云。新尼师坛。故者缘四边。以乱其色。若作。应安缘。五分律云。裁作三分。长头余一分帖四角。不帖则已。根本律。并寄归传中。不听礼拜。用以敷展。西域五天竺。罕其见闻。此方礼拜展用。不知传起何时。如遵圣制。不用为正。若论为衣。展礼无妨。详明于斯。学者随便。
卧具尼师坛。长养心苗性。展开登圣地。奉持如来命。
?檀波檀波莎诃(三遍)
【记】此偈显密互用。第一句华梵双举。即此一句。可见全体之用也。下三句。乃见全用之体。究竟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也。心苗者。菩提种子。发生之苗也。展开者。如布种之法也。若坐。当改云。展开跏趺坐展开之时。如种子之得地。而言圣地者。谓千圣共游之地。即尼师坛之别名也。言一切凡夫不登此地。何由得证圣位。一切种子。不布此地。何由长养心苗。如者。法身之理。来者。应身之用。法化冥一。故曰如来。奉持者。遵佛之制。而行无持无作之法也。无持无作之法。即是培植心苗之法。培植心苗之法。即是奉持如来之慧命也。昔日有罗汉比丘于山?入定时。猕猴将坐具偏袒右肩。合掌右绕三匝跪地。比丘出定叹曰。畜生尚有佛性。比丘即与受三归五戒。猕猴欢喜舞跳。失足坠?而死。即生兜率天宫。名义中。天神黄琼云。元佛初度五人。迦叶兄弟。并制袈裟左臂。坐具在袈裟之下。后度诸徒侣渐多。年少比丘。仪容端美。入城乞食。多为女爱。由是制衣角在左肩。后为风飘。以尼师坛镇上。增辉记云。佛先许安左肩上镇衣。后因有一外道。名曰达摩多。问一比丘曰。汝肩上片布何名。何用。比丘答曰。名尼师坛。是坐具。又问。汝所披衣何名。有何功德。答言忍辱衣。三宝之相。上制天魔。下降外道。达摩多曰。此衣既有如是功德可贵。有大威灵。岂得以所坐之布居其上。若汝自为。师何不教。若师教者。此法不足可尊。比丘白佛。佛制还安左臂衣下。但不得垂尖角如象鼻。羊耳等相。是故今遵佛制。令诸比丘。以坐具置于左臂袈裟之下也。
登道场
【记】登者。升进也。一达无为证真之地。名曰道场。又云。十方诸佛得道之场。即无生庭也。或名为寺。即法庭也。或名僧伽蓝。益福生善也。或名净住舍。或名法同舍。或名出世间舍。或名精舍。或名清净无极园。或名金刚净刹。或名寂灭道场。或名远离恶处。或名亲近善处。并随义立名。各有所表。此是善人住处。信心长者自念言。我何时当得居如是出尘垢之处。今则不论丹青雕塑。但有佛像在中。即名道场。如一见时。即当持此偈咒。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阿密栗帝?瓣吒(三遍)
【记】若得见佛者。即初心恳意之句。言佛不易见也。当愿者。是二利之弘誓。谓既得见佛。当生自庆。然佛性人人本具。何不易见。惟其本具。故不易见。所谓不见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故也。言众生不易见佛者。二为妄想执着为碍耳。若妄想消尽。本觉始觉。同一圆明。同一清净。况有生佛之名能所之相分别哉。所以得无碍眼。即得见佛。得见佛者。即是佛见。是佛见者。即无碍眼。言无碍眼者。谓具五眼圆明也。所谓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楞严经云。阿那律陀。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没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如天眼通。但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蔽而未得彻见一切佛也。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今之所谓无碍眼者。乃是佛之知见。故得见一切佛也。
赞佛
【记】梵语婆师。华言。赞叹。赞者。美其德也。善见律云。听汝作呗。呗。言说之词。法苑珠林云。寻西方之有呗。犹东国之有赞。赞者。从文以结章。呗者。短偈以流颂。比其事义名异。意实同耳。佛之功德。赞莫能穷。然非赞。无以致其敬。是故凡睹慈颜。应当赞颂。佛者。觉行圆满也。根本杂事云。勿居显露。违者得越法罪。若礼敬之时。端身齐足。合掌赞云。
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暂归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记】法者。轨持义。谓一事一法。皆轨持故。王者。往也。谓佛所说法。无有高下。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所归往也。又云王者。自在义。谓以法摄护众生。令得安乐。故名法王。经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又王者。有乎二种。一者轮王。王四天下。二者法王。统摄大千。如世间以轮王为尊。而出世间。以法王为重。故曰无上尊也。梵语阿耨多罗。秦言无上。大论云。如诸法中。涅?无上。众圣之中。佛为无上也。三界无伦匹者。依自誓三昧经云。初欲界有四。一情欲。二色欲。三贪欲。四淫欲。欲强色微。故云欲界。二色界。有二。一情欲。二色欲。色强欲微。故云色界。三无色界一种。惟情欲故。色绝欲劣。故云无色界也。伦。等也。匹。配也。谓证佛理境。居常寂光土。其余九法界中。皆称众生。岂能与佛等配乎。如来为三界大师。等视众生。犹如赤子。无数方便。引出火宅。故云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也。我今暂归依。能灭三祗业者。谓行人以凡情名字之我。而称我也。暂归依者。以一瞻一礼。睹其相好之诚。令无量众生。灭除无始罪垢。而深植慧根也。三祗者。梵语具云。阿僧祗劫。华言无数时。有其三解。一。如俱舍论云。如来始从古释迦。至尸弃。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祗。次从尸弃。至然灯。值七万六千佛。名二阿祗。僧又从然灯。至毗婆尸。值七万七千佛。名三阿僧祗。此三僧祗。乃无数中之有数。约如来因中修行六度所历时论也。又起信疏云。从初发心。至欢喜地。谓之一阿僧祗。从二地。至八地。谓之二阿僧祗。从九地。至等觉。谓之三阿僧祗。此乃无数中之无数。约菩萨修行位次论也。是以即此现前一念信敬之心。胜于如来三大阿僧祗劫。修六度万行之功。能灭三祗生死之罪。何况称扬赞叹。若论赞佛功德。亿劫莫能尽述。故行愿品云。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云。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词。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菩萨本行经云。阿难白佛言。若使有人。以四句偈。赞佛如来。得几功德。佛言。正使亿百千那由他术。无数众生。皆得辟支佛道。设有人供养是等衣服。饮食医药。床敷卧具。满于百岁。其功德多否。阿难言甚多世尊。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功德。过于上福。百千万倍。无以为喻。智度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生尊重。恭敬赞叹。是人得无量福。知一切众生得无过者。故言尊。敬畏之心。过于君王。父母。师长之切。故言重。谦逊畏难。故曰恭。推其智德。故曰敬。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名举扬。为叹。故华严经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
礼佛
【记】礼者。履也。谓进退有度。尊卑有分之仪。增一阿含经云。礼佛有五种功德。一者端正。以见相好。生尊上故。二者得好音声。以见佛时。三自称曰。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故。三者多饶财宝。以见佛时。具花香灯明。随力供养故。四者生处高贵。以见佛时心无染着。又能右膝着地。长跪叉手礼故。五者得生天上。以念佛功德法尔故。观音玄记云。底沙佛有二弟子。一释迦。乐修利他行。所化机先熟。二慈氏。乐修自利行。所化机在后熟。彼佛念曰多人就一人则难。一人就多人则易。欲令释迦先成道故。乃舍二弟子入山。时释迦菩萨。随后入山。寻师不见踪迹。正行次。忽见彼佛在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经于七日。说于一偈。因此精进超于九劫。在弥勒前成佛。本行经云。佛告阿难。往昔有如来出现于世。号弗沙佛。时彼佛在杂宝窟中。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掌翘足。七日七夜。以此偈赞叹。阿难。我以此偈赞彼佛已。发如是愿。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四劫。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舍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天王。转轮圣王。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得四种辨才。无有一人。能与我论。降伏我者。我得成阿耨菩提。转于无上法轮。既知圣教礼赞功德。不可思议。是故行者。常须作意。不得自惰。恐无常忽至。瞻礼无处。凡见佛时。当以此心此偈。而赞礼也。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普礼真言。
?。?日?斛(三赞三礼)
【记】天上天下无如佛者。指三界而言。以九法界中。皆众生报。诸天着乐所盲。不能深达佛理。众生无明障蔽。不能觉照本源。如来为天中天。圣中圣。三界极尊。谁能与等。非唯竖穷三际。莫与佛等。即横遍十方。亦无可俦。总而言之。尽虚空。遍法界。亦无有如世尊百千相好。万德庄严。三觉俱圆。十号具足也。第一句赞大。第二句赞多。第三句赞胜。第四句总赞大多胜。故行愿品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又般若经云。如来智慧如虚空。悉睹众生去来相。十方一切悉见闻。我当稽首礼法王。今人礼佛发愿。若能如释迦之赞弗沙。亦以此偈。七日七夜翘一足而赞释迦。其人必定亲见释迦。而为授记。复见千百亿释迦。不出自心也。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于一弹指项。除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业报差别经云。礼佛一拜。从其膝下。至金刚际。一尘一转轮王位。获十种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四。诸佛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七。诸天爱敬。八。具大福报。九。命终往生。十。速证涅?。
集。礼赞须精诚作观。五体投地。教列七种礼。不可不知。一。我慢礼。谓依位次。以无恭敬。心驰外境。五轮不具。如碓上下。二。唱和礼。谓粗正威仪。心无静想。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堕心疲。盖心散而口唱也。三。身心恭敬礼。谓闻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无厌怠。四。发智清净礼。谓达佛境界。随心现量。礼一佛。则礼一切佛。礼一拜。则礼法界。以佛法身融通故。五。遍入法界礼。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一佛。即遍礼法界诸佛。六。正观礼。谓礼自佛。不缘他佛。何以故。一切众生。各有佛住。平等正觉。七。实相平等礼。谓前。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故。文殊云。能礼所礼性空寂。前三。约事。后四。就理大方广宝箧经中。智灯声闻。问文殊言。云何礼佛。文殊言。若见法净。名见佛净。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动。不摇。其心寂静。行寂静行。是名礼佛。比丘不得通肩着袈裟礼佛。死堕铁甲地狱。除坐禅。受食。通肩不犯。比丘不得披禅衣礼佛。诵经。经行。及礼尊宿。塔殿前行。死变团鱼。龟鼋之类。及不得覆头。须露顶。违者结罪。唯除病时。大寒时。凡正信出家受戒者。切须慎之。
【记】五轮着地者。依离垢慧经中。应一一发愿。初总愿云。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于五盖。愿诸众生。常得安住。不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我今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道。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慢心。发无上意。悉得成就。无见顶相。余义可知。
供净瓶
【记】进奉曰供。瓶者。汲水之器。用有净触之别。此为净用。亦名德瓶。谓朝暮行持。多功德故。西域记云。裙稚迦。即澡瓶也。此为触用。佛制比丘。不净洗漱。不得礼拜诵经故。净瓶漱口。澡瓶洗手。今则洗漱不行。二瓶失制。虽复礼敬。焉得无罪。
集。梵语军持。此云瓶。寄归传云。军持有二种。一。磁瓦者。是净用。二。铜铁者。是触用。今所明者。乃净瓶也。比丘每日清旦。诵经咒毕。用净瓶。盛净水。供于佛菩萨像前。欲须瓶盛水时。当观想佛菩萨尊容。具仪作礼。起已。取瓶。默持此偈咒。
手执净瓶。当愿众生。内外无垢。悉令光洁。
?。势伽噜迦叱????叱莎诃(三遍)
【记】手执者。谓以身而举。以表事也。内外无垢。悉令光洁者。即事以明理也。内即身心。外即尘境。谓此持戒之心坚净。则外不染尘劳。内不起烦恼。表里一如。心地清净。而智光皎洁矣。故楞严经云。根尘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圆明。莹十方界。即斯意耳。
荡净瓶真言
【记】荡者。谓涤去尘垢也。真言者。楼阁经云。是诸佛之母。成佛种子故。若无真言。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然水能荡其瓶垢。法能涤其心垢。乃事理双彰之谓也。
集。既礼佛起。持空瓶至净水所。左手撩衣。右手持瓶。徐徐先取水荡三次。每次诵此咒七遍。其荡瓶水。莫仍注净水中。须弃于外。
?。㘕。莎诃(二十一遍)
灌水真言
【记】灌者。注也。谓瓶净堪注水。心清堪受法。水注于瓶。则事成矣。法注于心。则理就矣。
集。既已荡净无尘。满灌净水。默持此咒。
?。?悉钵?摩尼莎诃(三遍)
【记】灌已。持归本处。行时。不得左右傍视。失仪乱走当屏息诸缘。念佛持咒。一心正道。珍重而行。
集。到佛前。胡跪(右膝着地)。左手持瓶。右手作普供养印念大悲咒七遍。礼拜而退。下晚出水。结印同前。先念大悲咒七遍。心经。往生咒。各七遍。出外散水于净地。手作甘露印法。口默念。
甘露真言
【记】甘露者。不死之妙药也。以喻法之殊胜。不可思议故。真言者。乃诸佛秘密之心印也。然甘露能除一切众生身病。此真言能除一切众生心病。又瓶能出生无量珍宝。此真言能出生无量功德也。
曩谟苏噜婆耶。怛他胀多耶。怛侄他。?。苏噜苏噜。钵?苏噜。钵?苏噜。娑婆诃(三遍)
集。念时。观想瓶为如意瓶。流出种种饮食。先诸天。次鬼神。后饿鬼。畜生。各获饱满已。又想瓶绪出楼阁。宫殿。珍宝。璎珞。伞盖。香花。衣服无不具足。然后说十二因缘法。授彼三归。令闻法受归。得法喜三昧。礼拜而去。
【记】如意瓶者。谓瓶如其意。想物即出故。亦名摩尼瓶。华言离垢。此瓶光净不为尘垢所染。故名离垢瓶。又名帝瓶。即宝藏瓶也。谓能出生种种珍宝故。十二因缘者。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种。三归者。令其归依佛法僧三宝。出离轮回故。法喜者。谓闻法欢喜。离苦得乐故。梵语三昧。此云调直定。亦云正受。圭峰云。不受诸受。名为正受。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上卷
音释
序
即次序。尔雅云。东西墙谓之序。所以别内外也。谓见墙。别宅舍之内外。观序。知一记之内外也。
一乘妙法
一乘者。佛乘也乘以运载为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彼岸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妙者。不可思议也。非诸菩萨心思口议故。
圆觉
谓觉法满足故。
槊
音咨。锄也。
驽
钝也。
干干惕励
谓竞竞自勉也。易曰。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励。
香乳
义出请观音经。
肤
音孚。皮肤。浅学也。鲁论云。肤受。
江河之日下
佛道衰微。喻江河之下流。
悬谭
须弥山王
俱舍云。妙高。四宝所成。故名妙。出七金山。故名高。山者。产也。能产万物故。王者。主也。众山围绕故。
师资模范
师者。授道之人。资。助也。助发己身之行业故。模范者。轨格也。楞严云。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灭众惑业
四分偈云。灭除诸结使。说是七戒经。
生诸福慧
梵网云。性戒福慧满。
发觉初因
多论云。毗尼是趣涅?之初门。梵网云。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
圆满佛果
谓觉道成就也。
陀罗尼
此云总持。谓总善不失。持恶不生。偈云。譬如灵丹药。点铁成金宝。诵持陀罗尼。变凡作贤圣。又三藏教。尽从陀罗尼出。即咒也。该具四悉。
我空
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见。
法空
无色。受。想行。识。五阴之法。
染净根本
生死为染。涅?为净。
如来藏
即真如性。第八识所依。具足诸法。包含万象。故谓之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藏心。常为无明障覆。烦恼牵缠。而不能显。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已如来藏心。清净法身之体故。真如者。体非伪妄曰真。性无改异曰如。即一实相之体也。此体能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
阿赖耶识
即第八识名。翻无没识。取不失为义。又翻藏识。能含藏诸法故。亦名果报识。亦名种子识。
八识差别
第八积集名心。第七思量名意。第六了别名识。或云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
诃教
谓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故。
劝离
此有二义。一。令离教。二。令离法。法不出色心。心色皆离。则契心体。
法题
大千世界
总称也。别有三千。所谓小千。中千。大千也。皆是释尊所化之境。俱舍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世各一千。此名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
生处转熟
未闻未解之善法。渐令修习纯熟故。
熟处转生
寻常惯习之恶法。渐令放舍生疏故。
人题
三无漏学
戒。定。慧也。三法相资。得成佛道。谓戒出三涂。定超六欲。慧脱三界。烦恼净尽。不漏落生死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果也。
修正助道
三学为正。三十七品为助。
破见思惑
分别曰见。贪爱曰思。见有八十八使。思有八十一品。能障真理。故名曰惑。见思惑尽。到无学位。
感异生师
生时母梦明月投怀。
阅世主妙严品有省
悟佛心宗。见佛妙用。
伞居道人
颛愚法师。常趺伞下阅教。故以为号。
破额山
四祖道场。
冯茂山
五祖道场。
充上座
初秉十支。昧祖即命登座覆讲。
给帖护持
顺治三年。官兵入山。搜捕土贼。师与大众。悉被押赴军前。巴廒二将军。愤师容隐。欲加极罪。常住田产。悉没于官。师虽在刀林剑戟之中。神色不变。从容对曰。华山大路。焉能禁彼往来。遂感巴廒诸公。输诚敬服。愿为护法。请师还山。并复田地。给帖永照。
模楷
模生于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楷生于孔子冢上。其枝疏而不屈。此二木取正直为义。师轨范后昆。亦由是也。
迦叶化身
顺治年间。滇中善信来参云。弟子礼鸡足山。求见迦叶。梦感韦天云。尊者已至华山弘律。尔欲亲觐。当往见之。故来顶礼。师恐众惑。秘不容传。故维摩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
龙眠之三世冤消
龙眠。桐城县地名。有善信病危。三世冤牵。上山求解。师为忏悔。病愈冤消。
马陵枯泉自溢
马陵在宿迁县师至枯泉自涌。
偈文
六识归种
谓睡眠时。六识不行。摄归第八种子识中故。
五盖
贪欲。策恚。睡眠。掉悔。疑惑也。此五通称为盖者。谓盖覆缠绵。定慧不发故。
未受色惑
谓眼根未曾受色起惑时也。
????
音麻。缓视貌。
眯
音米。眇视也。
涅?
此云大灭度。法身。解脱。般若。如次而配。
百八愚痴
自惑为愚。惑他为痴。即烦恼也。九十八使更加十缠。成一百八。
百八三昧
一。首楞严三昧。乃至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大智度论详明。
四圣六凡
无漏名圣。有漏名凡。即十法界。
十地
谓菩萨所证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故。然地位各有浅深不同。所以始从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三乘
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
六趣
六。即六道。趣。即往趣。谓众生随所作业。趣往六道故。
入流亡所
流。谓法性。所。谓音尘。谓不随声尘。顿入法流。而亡其所入也。
证入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心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从耳门起圆照。随缘应化。得自在通。
正觉
离邪曰正。背妄曰觉。
根随烦恼
根有六。谓贪。策。痴。慢。疑。见。
随有二十。分三。大八。谓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中二。谓无惭。无愧。
小十。谓忿。恨。恼。覆。诳。谄。?。害。嫉。悭。
根后二智
根本智。后得智。
三摩地
此云等持。离沉掉名等。令心住一境名持。
获二殊胜
上合圣。与诸佛同一慈力。下合凡。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妙用超越。故云殊胜。
三障
烦恼。业。报曰三。覆蔽正道曰障。
三德
法身。解脱。般若为三。常。乐。我。净。为德。
六度
谓以施戒。忍。进。禅。慧。遍施。能度生死流。登涅?岸故。
五欲
色。声。香。味。触为五。希须名欲。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须欲之心故。
多罗叶
此翻岸形。如此方棕榈相似。直而且高。叶可书经。
见道用
初果见理破惑故。
阎浮提树
翻为秽树。其色赤黄带紫焰。果汁点物成金。汁流入河。染石为金沙。
四恶趣
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因中不修善法为恶。果感异类受身为趣。
千辐相纹
辐。车轮中之辐也。如来足下纹相。如千辐轮故。
豸
池上声。
自然智
非佛天人所作。本有之也。亦名一切种智。
无师智
不从他人所闻。
他化自在天
亦名大自在。即欲界顶天也。若须五欲境时。余天为化。假他所作。以成己乐故。
阿迦尼吒天
即色究竟天。
无色四天
谓空处。识处。无所有非非想也。
有余
谓见思已断。尚余现受色身故。
分段
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寿有分限。身有形段故。
无余
谓见思二惑。与所受五众之身。俱得灭尽故。
变易
谓因移果易故。
譬喻
以类比况曰譬。开晓令悟曰喻。
毗卢圆镜
亦云大圆镜智。以无边佛智。照广大佛镜。到其源底故。
三毒
贪嗔痴为三。伤害出世善根曰毒。
恒河
即?伽河。华言天堂来。见从高处来故。诸经多以为量者。有四义故。一。人多识之。二。入者得福。三。八河中大。四。是佛生处。
种子不净
父母遗体。赤白所成。经云。此身非莲华。亦不由旃檀。粪秽所长养。但从尿道出。
我执
谓执五蕴等法。有实主宰故。
法执
谓执五蕴等法。心外实有故。
释迦弥多罗
此云能支。
三果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
康藏
康居国人。讳法藏。贤首国师也。
居士
爱谭名言。守道居贞故。
华严
因行如华。庄严果德。
梵网
本源自性清净。故称为梵。慧命遍传尘刹。故称为网。
教化
以道诲人曰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曰化。
八万四千尘劳
谓十使互成百。十界成一千。七支为七千。三世二万一。三毒并等分。是为八万四。
八万四千法门
谓如来成道。有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岸。此之功德。无有穷极故。偈曰。第一光耀起。乃至分舍利。有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门门有六度。共成二十一。以四大六衰。合二万一千。加三毒等分。是为八万四。
三贤
谓十行。十住。十回向。即三十心也。梵网云。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贤者。未入圣位故。
真穷惑尽
无学位也。
初果耕地虫离四寸
是道共力。
持戒比丘
谨守不失日持。防非止恶曰戒。比丘。翻为除馑。众生薄福在因。无法自资。得报多所馑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馑乏故。
法力
以法为力故。
九十五种外道
西域记云。九十五种是邪。惟一是正。附佛法一种也。
五分法身
分。即分齐。限量也。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为法。聚集不散曰身。
金翅鸟
梵语迦楼罗。此云金翅鸟。其翅金色故。
大仙
仙者上古修行人之通称。惟如来称为大觉金仙。戒经云。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结使
结。谓结缚。使。谓驱使。谓五钝。五利。结缚心神。驱使流转三界故。
佛法秋晚
无三乘法。故云佛法。秋晚者。末运之际。法道凋零也。
十种衣财
一。?赊耶衣。此云蚕衣。二。却贝衣。此云木棉花。三。钦婆罗衣。是毛织成。如绒褐类。四。刍摩衣。此云麻衣。五。谶摩衣。此云粗布衣。六。扇那衣。此是树名。取皮纺织。七。麻衣。麻有青黄赤色。多种。八。翅夷罗衣。此云细布。九。鸠夷罗衣。此云细毡。十。谶摩罗半尼衣。未见翻译。
菩提种子
种子者。能生一切诸佛法故。体有二种。一。当体。悲心。智心。愿心。二。所依体。自性圆明妙心。
楼至
此翻爱乐。
合掌
表心合于道。道合于心也。
初度五人
陈如。十力迦叶。是母党。钕[砼-合+(白-日+田)]。䟦提。俱利太子。是父党。
迦叶兄弟
谓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昔于毗婆尸佛时。共竖刹柱。报为瓶沙王师。有五百弟子。两弟共有五百。自恃多能。不肯归佛。佛现神变。师徒感伏。投佛出家。
达摩多
此云能救。
寺
嗣也。弟子居之。承嗣佛道。
僧伽蓝
此云众园。乃生植之所。佛弟子居处。则能生植道芽圣果。福利群生故。
精舍
乃行人精修梵行之处。非为房舍精妙也。
金刚净刹
金刚体最坚利。能破万物。表此处精修善法。能破烦恼恶业也。西域凡沙门得道处。建幡以告四方。
寂灭道场
寂五住烦恼。灭二种生死。得道之场。故曰道场。
本觉
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始觉
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不成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即成佛也。
阿那律陀
此云如意。佛之从弟。
庵没罗果
此云难分别。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故。
常寂光土
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般若。光。即解脱。土者。从佛所居故。
尸弃
亦名式弃。此云火。火有二义。一。照诸恶不起。二。烧烦恼不生。
然灯
梵名提洹竭。大论云。太子生时。身光如灯故。
毗婆尸
亦云维卫。此翻胜观。
欢喜地
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故。
等觉
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超前诸位。得称为觉。
底沙
此云明。谓光明遍照也。亦云说度。说法度人也。亦名弗沙。此云增盛。明达胜义也。
授记
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
转轮圣王
慈恩云。四种轮王。威定诸方。亦有差别。铁轮独治南洲。奋威始定。铜轮治东南二洲。震威乃伏。银轮治东西南三洲。遣使方降。金转轮王德振四洲。望风顺化。故名圣王也。
不舍精进
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
四种辩才
展转无滞曰辩。义。法。词。乐说。四法曰才。
阿耨菩提
阿者言无。无诸垢染故。耨者言上。三界无比故。菩提言知。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
转无上法轮
凡圣之所轨持曰法。度入他心。令彼得悟曰转。摧碾惑业曰轮。下地所不能测。故曰无上。
着乐所盲
贪于胜妙欲故。
无明障蔽
谓烦恼覆心。于一切法。无所明了故。
天中天
诸天归仰故。
圣中圣
三乘尊敬故。
三际
先。中。后也。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中际。无后际。
庄严
戒身清净。定慧庄严。万德俱备。
稽首
稽。留也。首。头也。以头至地。停留少顷方起。以表行人有所祷故。
思第一义
真谛非有。俗谛非无。不有不无。名中道第一义谛。
金刚际
际。边也。有坚执世界之力。故名金刚。经云。地。水。火。风。轮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
那由他
千万亿。
佛子
以真慈悲。绍隆佛种。
五轮
手。膝。与额。
五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也。天。仙。神。咸具。
五道
天人属善。三涂属恶。轮转相通。故名为道。
金刚座
难断能断。故名金刚。谓菩萨处此座。断结成佛故。然三世诸佛。坐斯成道。无少变坏。即实相心地也。
四摄法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无见顶相
谓一切人天二乘。及与菩萨。皆不能见如来顶故。
?新纂续藏经第 60 册 No. 1116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下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比丘书玉笺记
展钵
【记】展者。开巾揩钵也。谓钵恐有尘。先当开巾揩过。安置几上。以俟食至也。
如来应量器。我今得敷展。愿共一切众。等三轮空寂。
?。斯麻摩尼莎诃(三遍)
【记】梵语多陀阿伽度。亦名怛闼阿竭。此翻如来。智度论云。佛名如来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罗蜜。得成佛道。释迦文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如定光佛等智。知诸法相。从如中来。释迦文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而有法报化三身。法身如来者。即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报身如来者。即如法自性。来成正觉也。化身如来者。即乘如实道。来度众生也。今言如来应量器者。三中应身也。谓此钵乃世尊躬为模范也。四分律云。佛在苏摩国游行。见彼国中。泥土细润。不惜兜罗绵手。取泥自作钵坯。授与陶师。烧成此钵。宝色光泽。圆满美好。佛听受持。当知此钵。为千佛授受之法器。九十五种外道。悉不知名。唯有我佛如来。示此未曾有法。是知此钵。至尊至贵。我今何缘何幸。得以敷展。为已受佛戒故。此一句。具含无限难遭渴想之意。然敷展大意。非徒自利口体而已。先当发愿为众。三轮空寂者。能断金刚经论云。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着之相。是名三轮体空。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二受空。谓既达无能施之我。则亦无受施之人。是名受空。三施物空。谓资财珍宝等物。已无我人二相。即达一切皆空。又岂有所施可得。是名物空。如是体会。方称三轮空寂。无住相布施。而契般若之深意也。
受食
【记】领纳曰受。即取咽之义。食者。实也。以食实其腹也。能疗一切饥虚之总名。而为助道之正缘。所以经教中说云。身依食住。命托食存。得此饮食。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肌。身心适悦。堪以进道故。但不可贪着。
集。比丘受食。跏趺而坐。展食巾于膝上。恐饭汤菜[羔/(乏-之+夫)]堕于袈裟。请钵时。默念此偈。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究竟清净。空无烦恼。
【记】钵者。半梵语。略去多罗二字。十诵律云。钵是恒沙诸佛之标帜。而非廊庙之器用。此皆如来谆谆诚训。凡受持者。应当珍惜保重。四分律云。如来令诸比丘以钵而受食者。有异外道故。外道缝叶为器。拱手而食。非是僧相福田之状。故佛制之。梵语梵摩。此云清净。究竟者。即研穷之意。在二乘。梵行已立。方名究竟。在菩萨。极至无上菩提。方名究竟也。如持空钵。当下体会究竟之理。直见法界之量。及自己之量。等于真空。又见钵空。而烦恼亦空。又空中而有不空。即是妙有真空。非是无知顽空。此中即达三观之义。天台智者大师云。若观心空。则一切法皆空。即是真谛。若观心假。则一切法皆假。即是俗谛。若观心中。则一切法皆中。即是中谛。此之三观。全由性发。实非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一心三观也。若达斯旨。即事入理。是以空钵之相。体会实际之理。且不容些子。况有清净烦恼之迹者乎。华严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故云究竟清净。从来不与染法相应。故云空无烦恼也。
集。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律中。佛不听比丘畜用杂宝。铜。槭。木。石。等钵。大要有二。一泥。二铁也。僧祗律云。钵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十诵律云。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及洗手。敬之如目。五分律云。佛自作钵坯。以为后式。又发轸钞云。应法之器也。谓体色量三者。皆悉与法相应。体。有二。泥及铁也。色者。用麻子。杏仁。捣碎涂其内外。竹烟熏治。熏作鸠鸽项色。孔雀色。所熏者为何。夏天盛物不馊。不染垢腻。有此功用。故当熏治。量者。分上中下。若准唐斗。上钵一斗。中钵七升半。下钵五升。故名应器。达观大师云。
【记】讳昙颖为群生模范。人天所师。故曰大师。
夫钵之为器。翼三宝。备六德。何以明其翼三宝。盖微此。则僧无所资。僧无所资。则慧命断。慧命断。则佛种灭矣。备六德者。彼其能清。能容。能俭。能广。能尊。能古。则六德之谓也。古。由佛授。
【记】会正记云。此是迦叶佛钵。佛入涅?后。龙王请至宫中供养。以待释迦成道。
尊。由天献。
【记】会正记云。佛成道已。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皆欲取之。遂化成四钵。令各得一钵。以奉世尊。世尊受已。次第相重。合为一钵。
广。则普利一切。
【记】古云。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欲穷生死路。乞化度春秋。
俭则过中不食。
【记】过中不食者。学佛而食也。如来处于五中。谓降生中国。中夜逾城。中夜悟道。日中一食。所谈中道。
容。则施受精粗。而福利平等。
【记】如阿那律陀。于饥世。以一钵稗饭。供养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乐。
清。则举世不忍以荤投之。
【记】僧祗律云。钵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
如是故吾曹敢不宝重哉。盛饭时。默念此偈。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盛满。一切善法。
【记】名义云。比丘称乞士者。有二义。一。乞食以资色身。二。乞法以资慧命。盛者。容受物也。钵饭既满。不可徒生贪饕之想。不修梵行。当观饭之来处。粒粒从信施得来。一切善法。悉从此智种发生。故受施者。当梵行具足。所施者。福果盛满。犹如种子发花。花复为果。满足菩萨之梵行也。西域传云。佛钵在乾陀国青玉色。受三斗。诸国宝之。供养终日。华香不满。则如言满之。故一见满钵饭食。则期所修善法。一切具足。成就圆满。不辜此躯。为载道之器也。
集。念供养时。以右手扶缘。左手持钵齐眉。将钵匙外向。供文照常。
【记】将钵齐眉者。有二义故。一者。我等此形。乃无明业识。杂秽所成。恐口鼻中气。触其净食。不堪供佛菩萨故。二者。众生情见。犹恐分别钵中饮食。精粗好恶。先起三毒心故。次以右掌倚钵缘相等。名曰障其触气。
附供养文(孔子侍食于君。君祭。又蔬菜[羔/(乏-之+夫)]瓜祭必斋。今饭前先供。礼之大者)
【记】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若得食时。先献三宝。后施四生。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故檀越施来受食之时。先当端身正念。如法供养三宝也。华严云。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未知真实法。不名为供养。胜思惟经云。不起罪业。不起福业。不起无动业者。是名供养佛。华手经云。若以华香衣食汤药等供养诸佛。不名为真供养。如来坐道场。所说微妙法。若能修学者。是名真供养。思益经问云。谁能供养佛。佛言。能通达无生际者。文殊般若经中。佛问文殊。汝云何供养佛。文殊答言。若幻人心数灭。我则供养佛。台教云。供养佛者。只是随顺佛语。今顺佛教。修三观心。即为供佛。为破五住。得解脱故。即供养法。三谛理和。即供养僧。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记】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真如平等。性相常然。遍于诸法。身无碍故。经云。遮那妙体。遍法界以为身。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起信论云。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则以无念名之为佛。佛身无为。故曰清净。法者。可轨义。诸乘乘之。而得成佛。由以法为身。故名法身也。经云。法身者。即佛身也。谓法能出佛故。身者。依义。体义。法身为报化所依体故。法身为重。故居第一。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记】梵语卢舍那。此云净满。谓诸惑无余。众德悉具故。亦即圆满义也。又翻为光明遍照。谓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报身也。外以慧明。照应大机。即他报身也。又云。理智如如。名为自报。相好无尽。名为他报。摩诃衍云。报身者。具胜妙因。受极乐果。自然自在。决定安乐。远离苦相。故名为报。三觉具圆。名之为佛。华严疏云。一。自觉。自心本无生灭故。二。觉他。觉一切法。无不如是故。三。觉满。二觉理圆。称为满故。修因感果。名之为报。积聚功德智慧。名之为身。故曰圆满报身。报能显化。故居第二。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记】梵语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心性无边。含容一切。故名能仁。心性本寂。动静不干。故名寂默。又云。能仁是悲。不住于涅?。寂默是智。不住于生死。此乃娑婆世界说法之主也。千百亿化身者。言变化之多也。今且言三。一。大化身。如梵网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接引三贤故。二。小化身。如法华云。即趣波罗奈。为五比丘说。接引二乘故。三。随类化身。谓猿中现猿。鹿中现鹿等。随类化现。接引一切故。譬如千江散影。长空止见孤轮。万口传声。空谷曾无二响。应化无穷。法身不动。亦犹是也。无而忽有曰化。假聚五蕴为身。既以现身受纯陀供。又有别受大众之供。则一应一化也。又智与理泯。以报合法。能起大用。随机普应。说法利生。故名为化。三身无碍。两足称尊。故名为佛。先报后化。故居第三。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记】经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谓彼佛光明。及与寿命。无有量故。智论云。无量有二。一者。实无量。诸圣人所不能量。如虚空。涅?。众生性。是不可量。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如须弥山。大海水。斤两滴数多少。诸佛菩萨能知。诸天世人所不能知。如涅?经云。唯佛与佛。其寿无量是也。十号俱彰。三身圆显。故名为佛。此乃西方教主。接引众生。举西方一佛。以例余九。弥陀已成。故居第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记】梵语弥勒。汉言慈氏。姓也。南天竺婆罗门子。名阿逸多。翻无能胜。具足当云慈无能胜。以在母胎中。即有慈心。故以名族。又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愿同此号。即得慈心三昧。又昔为婆罗门时。号一切智。于八千岁。修习慈行。悲华经云。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是即慈隆即世。悲臻后劫。至极之慈。超出凡小。故无能胜。神通广大。威德无穷曰佛。布袋和尚颂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在世间。世间人不识。观音玄记云。底沙佛时。慈氏与释迦如来。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弥勒多游俗姓家。弃舍所习诵。所以果在后熟。为龙华教主。当来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三会说法。初会。度九十六亿人。二会。度九十四亿人。三会。度九十二亿人。皆证阿罗汉果。凡在释迦牟尼佛法中持戒修行。及造福者。皆得于龙华会上授记成佛。故处处经中。佛告弥勒偈言。汝所三会人。是我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我五戒者。次是三归人。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此举补处以例过去。该通三世。当来下生。故居第五。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记】十方者。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也。过现未来曰三世。佛佛皆供曰一切。分身无量。遍十方刹。故曰诸佛。若论往古劫海之现在诸佛。即今称为过去。即今现在。乃过去之未来。亦为未来之过去。所以出息入息。一刹那间。而成三世。又诸佛者。谓尽东方过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悉皆现前。受我供养。余方亦然。此乃总结供养一切佛也。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记】大智者。拣非用外之智也。谓一切诸佛。皆依文殊而发心故。又善财始见。即发大心。故慈氏语善财言。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力也。微密经云。梵语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信也。楞严经说。是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佛。央掘经说。是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慈恩上生经疏。引经云。未来成佛。名曰普现。佛地经云。妙吉祥者。一切世间亲近供养赞叹故。又真谛云。于怨亲中。平等利益。不为损恼故。又生时有十种瑞故。正音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智也。经云。诸佛之母。释迦之师。大智独尊。常为一切菩萨上首。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梵语菩提萨?。此云觉有情。同佛所证。谓之觉。无明未尽。谓之情。谓能发起大智大悲。觉自有之佛性。惟智故。上求佛果。惟悲故。下化众生。有了悲智。方可利生。设无智。则佛道难成。设无悲。则众生难度。智悲双运。故名菩萨。此乃二利之通称也。文殊具根本智。以信解是成佛根本。故经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既信解是成佛根本。受食后自当精进修持。以冀发生定慧也。
大行普贤菩萨。
【记】大行者。拣非权小之行也。万行之所庄严。故称为大。供养一切。心无厌足。故名为行。梵语?输䟦陀。此云普贤。悲华经云。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更汝字。名曰普贤。行无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贤。以周遍佑利。故名普贤。然行为修道之首。非行则福慧不能生。施心不能普。六度不能修。众生不能度。故诸佛菩萨。无有不从行门中出也。然文殊是能起之信解。普贤是所起之万行。互相融摄。表依信起行。行能显理故。
大悲观世音菩萨。
【记】大悲者。专用悲心以化度也。誓愿弘深。故称为大。寻声救苦。故名曰悲。梵语阿那婆娄吉低输。此云观世音。观。是能观之智。音。即所观之境。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非智不能起行。非行不能兴悲。以表受此饮食。愿要智悲同运。广化众生。故立文殊。普贤。观世音也。
诸尊菩萨摩诃萨。
【记】诸尊者。该摄尘方一切菩萨也。如地藏势至等。众圣。有如是恩德。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无有过者。故称曰尊。梵语摩诃萨。此云大菩萨。位登十地。等觉以上者。悲智并运。自利利他也。此则总结供养一切僧也。
摩诃般若波罗蜜。
【记】言摩诃者。深大般若。拣非浅小般若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波罗蜜。此翻到彼岸。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般若是六度万行之首。波罗蜜。是涅?彼岸之终。诸佛菩萨。以般若为能乘。涅?为所乘。依六度法。运诸众生。出于苦海。到涅?彼岸也。此句总结供养一切法也。佛是能说。故先供。僧是能传。故次供。法是所说。所传故后供。三宝一供。六道均益故。四恩总报故。未受食前。应先称供也。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早时念)。
【记】僧祗律云。佛在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奉佛。所以佛听比丘食粥。有十种利故。一。资益身躯。颜色丰盛。二。补益?羸。增长气力。三。补养元气。寿算增益。四。清净柔软。食则安乐。五。滋润喉吻。论议无碍。六。调和通利。风气蠲除。七。温暖脾胃。宿食消化。八。气无碍滞。辞辨清扬。九。适充口腹。肌馁顿除。十。喉吻沾润。渴想随消。谓粥有如是利益。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其饶益行人是愿。表因。果报常乐表果。谓施主以十利之粥供养者。必当感证涅?妙果。而获常乐我净四德也。周书云。黄帝始烹谷为粥。魏武帝苦寒行曰。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记】三德者。一。清净。谓供佛僧之食。常使清洁。无荤秽之气。二。柔软。谓供佛僧之食。当须柔软甘和。而无粗涩之味。三。如法。谓供佛僧之食。当随时措办制造得宜也。六味者。谓酸。苦。甘。辛。咸。淡也。涅?经云。诸优婆塞。为供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八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美德焉。供佛者。谓供三世诸佛也。僧有二种。一者菩萨僧。二者比丘僧。供佛未有不供僧也。故曰及。普同者。上至诸佛。中奉贤圣。天龙护法。下至一切含灵。无不遍及。故曰普同供养。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记】禅悦。法喜者。此乃出世五种食中两法也。故华严疏云。世间之食。但能资益生死之身。修行之人。于世美味。心不贪嗜。常持正念。以禅悦法喜为食。则能长养善根。出离生死。成就菩提。故有出世五种食也。一。念食。谓修圣道者。常持正念故。二。法喜食。谓爱乐大法。资长道种故。三。禅悦食。由得定力。资长慧命。道品圆明。心常喜乐故。四。愿食。谓不舍梵行。长养一切善根。如世之食。资益身根故。五。解脱食。谓离诸业缚。于法自在。长养菩提故。此五种是圣食。第一句偈是凡食。谓米炊熟曰饭。又饭。茹啖之义。谓进食之时。作是愿言。我今受此段食。资养幻躯。修出世道。愿诸众生。不由胎藏。不假段食。惟得禅悦法喜二食。长养圣根。资持慧命也。
出生
【记】出生者。当时世尊为鬼子母等。恼害人民。凶恶无比。故先以威折。后以慈摄。以法食易其口腹。不使生命。入其死门。故曰出生。然恐法化不恒。凶恶之辈。仍害生命。乃敕诸弟子。凡修行处。食时先施法食。令满法喜故。涅?经云。不施食者。非我弟子。
集。念毕。出生。用匙取饭七粒。面不过一寸。以左手大拇指捻无名指。作甘露印。默念偈云。
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
集。将匙中饭。给侍者送去。匙朝里向。默念咒云。
?。度利益莎诃(三遍。每遍弹指一下)
【记】法力者。偈咒观行力也。不思议者。谓此观行之力。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论。而能成就不思议之慈悲。以慈故。饱满一切。以悲故。拔饥渴苦。障碍者。谓饿鬼有三障。一。外障。谓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槁。头发蓬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自䑛其面。?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二。内障。谓饿鬼针咽炬口。其腹宽大。纵得饮食。不能啖饮。如是等鬼。由内障碍饮食。是名内障。三。无障。谓有饿鬼。名猛焰粑。虽见饮食。无有障碍。然随所啖之物。皆被烧然。变成火炭。由此因缘。饥渴大苦。是名无障。如上重苦。以慈悲力故。得无障碍。以无障碍故。而能以七粒之饭。化少成多。周遍沙界。令诸鬼神。个个消诸障碍。得沾法味。而得解脱也。
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
?。穆帝莎诃(三遍)
【记】观佛三昧经云。金翅鸟王。名曰正音。于众羽族。快乐自在。于阎浮提。日食一龙王。及五百小龙。于四天下更食。日日数亦如上。周而复始。经八千岁。死相既现。诸龙吐毒。不能得食。饥逼?惶。求不得安。至金刚山。从山直下。至大水际。从水际至风轮际。为风所吹。还上金刚。如是七返。然后命终。以其毒故。令十宝山。同时火起。难陀龙王。惧烧此山。即降大雨。滴如车轴。鸟肉消尽。唯余心在。心又直下七返。如前住金刚山。难陀龙王。取为明珠。转轮圣王。得为如意珠。若人念佛。心亦如是。起世经云。龙与金翅鸟王。皆具胎卵湿化四种。楼炭经云。四生金翅鸟。还食四生龙。涅?经云。惟不能食受三归者。华严经云。此鸟食龙所扇之风。若入人眼。人眼失明。故不来人间。恐损人眼故。起世经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树。名曰居吒奢摩离。其树高一百由旬。枝叶遍覆。五十由旬。此鸟与龙。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四面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卵生鸟王。居树东面。欲啖龙时。飞上东枝。观大海水。乃即飞下。翅扇海水。自开二百由旬。取龙食之。此鸟王惟能取卵生龙也。胎生鸟王。居树南面。欲取龙时。飞上南枝。令水自开四百由旬。取龙食之。此惟能取卵胎二种龙也。湿生鸟王。居树西面。欲取龙时。飞上西枝。令水自开八百由旬。取龙食之。此惟能取卵胎湿三种龙也。化生鸟王。居树北面。欲取龙时。飞上北枝。令水自开一千六百由旬。取龙食之。此鸟卵胎湿化四种龙皆能取也。于时有化龙子。于六斋日。受斋八禁。时金翅鸟欲取食之。衔上须弥山北大铁树上。高十六万里。求觅其尾。了不可得。鸟闻亦受五戒。如来令沙门释子受食之时。先施彼一分。以养其命。故有此缘也。
旷野鬼神众者。大涅?经云。佛告诸比丘。我于往昔。分卫聚落。见树下有一鬼神。名曰旷野。纯以血肉为食。日啖一人。我于尔时。为说种种妙法。然彼愚痴。不受我教。我即化身为大力鬼。动其宫殿。使彼迷闷。令心不安。我还以慈悲手。拊摩其身。彼即坐起。生善信心。我复本相。为说法要。受不杀戒。其鬼白曰。我及眷属。惟仰血肉为食。今受戒已。云何存活。佛言。今敕弟子。随修行处。食时先施一分。令汝等饱满。若不出生。非佛弟子。故有此缘也 鬼子母者。罗刹中之巨擘也。梵语罗刹。此云速疾鬼。阿含经云。此母先身是牧牛人妇。因有不如意事。起嗔恚心。发愿食王舍城中。所有诸人男女。因其恶愿。舍身随生药叉之内。而有千子。皆为鬼王。统数万鬼。五百在天上。常娆乱诸天。五百在世间。常娆乱国界人民。日日啖王舍城中诸人男女。时彼城人。皆言为贼将去。护城善神告曰。汝等男女。非贼偷去。乃欢喜药叉取而食之。诸人答曰。若取我等男女食者。乃为怨贼。何名欢喜。是故梵语呵底利母。此云怨贼。即诸天中。鬼子母天是也。王舍城人。白佛求救。佛遂藏其稚子。名曰爱儿。此母天上人间。处处求觅不得。后遇增长天王。指指佛所。佛言。汝怜爱儿乎。汝有千子。一尚见怜。况复余人。一二而已。汝复食之。其苦何如。世尊说法化导。遂揭钵还之。令受三归五戒。得须陀洹。住佛精舍。无子息者。求子得子。有疾病者。祷之则安。故为鬼王母由受佛戒。亦呼千子。同依佛所。闻法化导。不恼天人。其母白佛言。既受戒已。我及子众。今何食耶。佛言。?刍凡受食时。先出一分。令汝等充足饱满。故西干诸刹。或于门屋处。或于食厨边。设一小桌。安一盆器。塑画母形携一子于其膝下。大众受食之时。施其一分。令彼脱离饥渴之苦。此是西天竺国出生之轨则也。以是观之。各各出生。元非正制。但令侍者送食。众持偈咒。施心普矣。原重于法。不在食之多少。若在道行。或分卫处。及施主家。上座出生。下座送食。余持偈咒。理则如然。若独分卫。当须自出。其意明矣。已上三缘。如是暴横。见佛威神。不动声色。而能降伏。然恐其暴恶习气未尽。故先以甘露妙法。涤其心胸。后以饭食。令充足饱满也。如上二偈。本于涅?。天传。二典。故句异而义同。凡出生时。须合持诵。
集。今时每见以指印表喻须弥山。将食周绕数次。或复绕竟。翻转手印。种种做作。核考经律。不出典章。全失威仪。若论理。唯左手结印。右手出食。口中默诵偈咒。是其正也。按南海寄归传云。西域僧众赴供受食处。上设一圣僧座。边傍设一小桌。安一盆器。供鬼子母。凡行食时。先供圣僧。次供现前大众。后供鬼子母食。无有各各出生之制。今顺东土古仪。虽各各出生。但不可种种做作也。
侍者送食
【记】侍者。乃近承之人。送食。是奉师之教。设或师自往者。众必齐起。反令惊动。以致不安。故令侍者代送也。
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穆力陵莎诃(三遍)
【记】汝等者。谓指上神畜三种。直呼其名而施彼法食也。婆沙云。鬼者。畏也。虚怯多畏故。又希求名鬼。谓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故。而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水浆之名。二。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而食。三。时或一饱。谓作恶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神者。能也。大力能移山填海。小力能隐显变化。又气伸者为神。屈者为鬼。故曰鬼神。概而施之曰众。我今施汝供者。谓正当比丘受食。未曾啖嚼之时。以此清净妙供。施与彼故。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者。鬼神以触为食。谓诸鬼神等。各散十方。而此咒食。能遍十方。令鬼神共触气分。以表佛慈平等。皆得平等法味也 感通传云。昔南山大师住世化导。不餐人间饮馔二十余年。常受天供。一日师问天人曰。贫道修行何德。敢劳尊天送供。天人答曰。我师曾为沙弥时。每于出食。施诸有情。我等咸沾法食之味。皆令得脱苦趣。遂感天身。是故常感大师法乳之恩。济度我等。今来酬报。斯乃宣祖道德之所致耳。由是观之。学道之人。凡所作一切行。皆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成觉道。斯乃菩萨行。其功德。不可思议也。侍者送食回。侯维那唱僧䟦。鸣磬一声。方归本位。
僧跋
【记】僧䟦者。即等供之唱法也。梵摩难国王经云。梵摩难王太子。名均邻儒。出家。得道。王时不知。每往供养。异于众僧。佛知王用恩爱。故告言。一切众生。皆我亲属。夫欲施者。皆当平等。不问大小。佛敕阿难临饭唱僧跋。令众僧饭皆平等。寄归传云。三钵罗?多。此云善至。或是密语。能除毒故。义如后释。
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
【记】佛制者。犹奉王敕也。十诵序云。尸利仇多。疑佛有一切智。乃计毒食。舍内作大火坑。令无烟焰。以沙覆上。敷不织床。自言。若佛有智。当不赴请。佛以应度。默允。乃语阿难。令诸比丘莫先行。如来领诸比丘入于彼舍。火坑中化生莲花。佛与比丘。皆行花上。其不织床。皆成完床。尸利感化。白佛。此食杂不堪供。佛言。但施。食之无病。佛告阿难宣令。未唱咒愿。不得先食。唱已。食皆甘美。佛还作法。从今未唱咒愿。不得食也。食存五观。详着下文。散心杂话乃至各正念者。此述佛告阿难宣令之意。以警比丘。常修正观。乃可受食。若不修观散心杂话而食者。则信施难消也。古云。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难消二字。甚于尸利仇多毒药也。是故丛林。至今遵佛遗敕。将受食时。击磬宣偈。令诸比丘于声中各存正念。正念者。如理而念。名为正念。即念慧也。谓沉掉有无等。不动。谓不动正念也。梵网经云。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此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五灯云。提婆尊者得法后。至迦毗罗国。有长者名梵摩净德。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甘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苍罗多取食。取已随长。余亲属皆不能见。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长者问其故。祖曰。汝曾供一比丘否。然此比丘。道眼未明。虚沾信施。故报为木菌。惟汝与子。精勤供养。故得享之。又问长者年多少。曰七十九。祖说偈曰。学道不通理。转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后如其记。
集。律中佛制。众僧受食。唱僧䟦者。因外道请佛及僧。密下毒药于食中。故令诸比丘。一齐唱云。三䟦罗伽多。所有毒药。皆变为上妙美味。众食安乐。免其毒害。言僧䟦者。僧。即受食之僧众。䟦。即所唱之秘咒也。梵语三䟦罗伽多。此云等供。谓众僧食皆平等故。又云善至。谓供具善成。食时复至故。今此方唱五观。令众一心受食。而为僧䟦者。一则无有外道毒害故。二则令人惭愧受食故。是以虽非正制。东夏通行。
举钵
【记】既闻唱警䇿文。及磬声已。即当以左手持钵。右手扶缘。一举。默持此偈咒。
执持应器。当愿众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枳哩枳哩。?日?。?癸吒(三遍。捧钵当胸受食)
【记】执持者。手捧也。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谓体色量三。与法相应。名为应器。体。虽许泥铁。惟重于瓦。善见律云。三乘圣人。皆执持瓦钵。乞食资生。以四海为家。故名比丘。色。惟听熏作鸠鸽项色。不许青黄绿白。及彩画杂色故。量。则虽有上中下三等。佛制令随身分量故。三者之中。有不如法。便非应器也。执持应器。必诵咒偈。回向众生。即体是法。本来成就故。成就法器一句。而空假中备矣。乃至制度之法。三匙五观之意。皆出于应量。则诸法无不具足也。四分受戒犍度云。世尊昔日于菩提树下。初成佛时。有二贾客。将蜜?奉佛。世尊作是念。过去诸佛。以钵受食。是时四大天王。各以石钵。疾献世尊。如来复作念云。若于一人边受者。余则有恨。我今四钵总受。次第相重。安左掌中。以右手按下。佛神力故。合成一钵。故云成就法器。受天人供也。故律中不听比丘畜石钵。若畜犯偷兰遮。若不知如是应量之法。即滴水难消。况天人供耶。一正受食时。应具威仪。僧祗律云。比丘受食。当如雪山象王食法。食入口已。以鼻作后口分齐。前食咽已。续内后团。不得大。不得小。当可口食。上座当徐徐食。不得速食竟住看。令年少比丘。狼狈食不饱。若?团大。当手中分令可口。饼亦如是。受食时。不得令一粒落地。若食薄粥[羔/(乏-之+夫)]饮。不得?使作声。当徐徐咽。根本律云。不弹舌食。不㗘㗱食。不诃气食。不吹气食。不得振手食。广如律中。
三匙有节
【记】节者。度也。谓受过三匙饭。或用䈛。或以匙。取[羔/(乏-之+夫)]而食也。然初不停于二。终不至于四。而必以三者何也。表愿断贪嗔痴三毒。及显三聚净戒故。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之本。正受食时。须作三愿。
初匙。愿断一切恶。
【记】愿断一切恶者。谓无恶不断。天台云。有界内。界外恶。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是也。初下匙时。当愿此生所有身口意三业。及一切不善之法。悉令断尽也。
二匙。愿修一切善。
【记】愿修一切善者。谓无善不修。次下匙时。当愿此生所有一切善法。悉令勤修。即如来所说戒定慧三学。并三十七品助道等法。乃至百千三昧。无量法门是也。
三匙。誓度一切众生。
【记】誓度一切众生者。谓无一众生不度。如阿难发愿。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也。次下匙时。当作是愿。此生所修善根。回施一切众生。共成佛道。前二匙是自利。此正当利他。即四弘誓愿也。
集。如是行者。承此咒愿力。胜河沙七宝。百味饮食。供养诸佛菩萨。贤圣僧也。
【记】此三愿心本起信论。文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二者深心。乐集诸善行。三者悲心。欲拔众生苦。亦即三方便。一。能止方便。止一切恶法。二。发起方便。发一切善根。三。大愿方便。愿度一切众生。语云三心未尽。滴水难消。夫是之谓欤。
五观无违
【记】无违者。理事无碍也。谓观中即事。即理。谛思融会故。若学道人。受食不存正念。如牛噬草何殊。故懒庵禅师曰。十方僧物重如山。万劫千生岂易还。金口共谈人未信。他年争免铁城关。又曰。人身难得好思量。头角生时岁月长。堪笑贪他一粒米。等闲失却半年粮。由此观之。三学不修。被食所堕。可不慎欤。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记】计功多少者。谓想此一钵之饭。非是等闲。推其原本。自从种。植。收。获。农夫酌晴较雨。干旱水涝。锹锄犁麻。以至淘炊等。作夫流汗合集。食少汗多。功重如是。古云。锄禾正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故律云。一米百工是也。入口即成不净。顷刻变为屎尿。恶不欲见。我若贪着。当堕地狱。吞热铁丸。出为畜生。偿他宿债。如是观已。心生厌离。方堪受食。量彼来处者。僧碉律云。皆是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故文殊问经云。菩萨若无思惟。即饭亦不应受。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记】忖。计度也。谓计度己之德行全缺也。若果勤修三学。化导众生。具此二利之德。名之为全。方堪应供。若不具者。名之为缺。则不宜受。故毗尼母论云。若不诵经坐禅。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他信施。为施所堕。又云。断三界见思惑尽。证阿罗汉果。方为全应供。若初二三果已来。皆名缺应供也。然德行虽全。犹须观法。方消信施。故天台云。不问乞食众食。皆须作观。若不入观。即润生死。所谓学道不通理也。全既如此。况缺者耶。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记】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以贪嗔痴三毒。是一切众生生死根本。造业因缘。谓此心具足无量无边烦恼之过患。而贪嗔痴是其根本。故曰为宗。宗者。主也。故弥勒问经云。一切恶法。皆从贪嗔痴起。我等为道舍家。应当谨慎防之。根本若遣。诸恶远离。故于美味。不起贪想。于粗食。不起嗔恚。于不粗。不美食。不起痴心。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记】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者。谓吾人四大成身。常为饥渴所病。苟非饮食。则形枯色悴。无由进修道业。是以饮食为资身治病之良药。修行进道之机关。如有贪着。则反成沉疴矣。阿育王经云。优波笈多。以一器盛满乳糜。又以一空器。并置一贪食比丘前。语言。汝可待冷。稍稍饮之。而比丘贪食心重。便吹使冷。乃并食之。笈多曰。乳糜虽冷。汝心故热。复须冷之。当以不净观为水。除此心热。若见饮食。如服药想。比丘食竟。即便吐出满于空器。笈多曰。汝可更食。比丘曰。不净何可复食。笈多曰。汝观一切法。犹如涕吐。因为说法。比丘精进。思惟观察。得阿罗汉果。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记】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者。谓出家人。无为无欲。清净自守。随缘饮啄。以资形命。为修三乘道业故。不食。则形羸色变。道业难成。今因成就道业。故受此食。苟不修道。则粒米难消。慈恩云。为成道故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可见饮食是助道正缘。所以受之。若自知道业未成。切须深生惭愧。故行护云。所食须生惭愧。当作观法。摩得勒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若不如是用心。便名虚消信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集。一计功多少。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功用甚多。量彼来处。僧碉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财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谓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为医药。用资其身。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道业何成。增一阿含经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记】此五观道。本遗教经。文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四观义也。次云。于好于恶。勿生增减。三观义也。三云。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五观义也。四云。受人供养陧自除恼。二观义也。五云。无得多求。坏其善心。一观义也。古德云。五观若存。千金易化。所以和尚广引经论。以发明也。
洗钵
【记】洗者。荡涤其腻屑也。谓受食已毕。应当如法涤器。若论西土洗法。必须灰。泥。皂荚。刍摩草等。方除油腻。谓彼处食多乳酪酥油故。此方但盛米饭。只须[(?-口+(白-日))-┡+二]水洗之。即洁矣。
以此洗钵水。如天甘露味。施与诸鬼神。悉皆获饱满。
?。摩休?悉莎诃(三遍)
【记】梵语苏噜巴。此云水。而喻甘露者。盖谓比丘以水洗钵。涤时加持偈咒。其法力之功。不可思议。以此法水。普济群生。令其善芽增长。罪垢荡除。离生死之热恼。除贪爱之枯竭。成就菩提。超登觉岸。是以喻如不死妙药也。世人但知施食之利最多。而不知此施水之功逾胜。谓饿鬼咽喉炽然。见水不能得饮。惟此咒水饮之。咸得清凉。而脱苦趣。是故洗钵之时。加持偈咒愿力。以水施与。如天甘露。能令鬼神不饥渴故。去水已。复应展故。不展。而水不能干。内恐湿气。外恐招尘。故须展也。经律异相云。有阿罗汉。常入龙宫应供。食还。以钵受沙弥洗。钵中有残饭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法。入师绳床下。两手捉脚。其师至时。绳床俱入龙宫。龙言。此未得道。何以将来。沙弥食钵粒故。五云志逢禅师。一日入普贤殿中晏坐。倏有神跪于前。师问谁。曰。护戒神。师曰。吾有何愆耶。神曰。洗钵水师每倾弃。非所宜也。师从此后尽饮之。即成脾疾。十载方愈。
结斋
【记】结者。收归也。檀越为生善故。设斋供养众僧。斋供既毕。仗咒力加护。二偈功能。结其善法。令不散失。自他两利。二施无穷。故云结斋。先念准提咒者。愿所求如意也。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记】运心普遍为之布。辍己惠人为之施。月灯三昧经云。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正道之初门。四分云。此乃如来成道于菩提树下。最初受二贾客蜜?之回向偈。今时结斋所以念之。然受者虽无如来德行。仗佛愿力。必令施者得安乐也。律云。施者凡所供养。必有愿求。或求生天享福。或求解脱轮回。或求长寿安乐。或求寂灭涅?。受者当于三宝前。宣达其愿。故如来受食已。即说此偈回向。所谓何心施者。随因感果。必得其中如愿也。有惠身心曰利。所求满愿曰益。以福田植种。非僧不能故。上二句明感。下二句显应。远离生死曰安。不受诸有曰乐。所谓端坐受供养。施主蒙安乐。故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也。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记】终止为讫。讫者。尽也。谓受食洗钵已。正当施法之时也。若不发愿回向。则前三匙五观。皆为剩语。有始无终。是故当愿一切众生。究竟一切事也。所作皆办者。约事而言。佛世比丘受食竟。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或坐禅。或修观。增其三学故。略言观行已周。厨务行堂已毕。惟勤佛道。无别事故。至于入理深谈。岂易言哉。二乘二断见思惑。菩萨将尽无明。尚未名皆办。惟佛五住究尽。二死永忘。可称皆办也。然世人食已。非奔走尘务。则增长睡眠故。今愿回向佛道。故云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也。佛法总具。自然所作皆办。所作皆办。无有不具诸佛法也。
受䞋
【记】上古檀越饭僧。先以布?衬其座。斋已送衬作衣。故亲从衣。后以银钱代布。故亲从贝。谓饭僧不足以尽敬。而加赠之以物。表礼节殷勤之至。于时祝诵。
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檀波罗蜜。具足圆满。
【记】养命之源曰财。契悟心地曰法。施者。散与也。婆须蜜论云。作檀䞋。此云财施。解言报施之法曰达䞋。导引福田。亦曰达䞋。字咸从口。西域记正言达䞋?者。右也。或云䭾器尼。以右手受人所施。为其生福故。财法二施。等无差别者。谓檀信以财施。比丘以法施。二种功德较量。无有优劣。故云等无差别。檀者。华言施。波罗蜜。此翻事究竟。菩萨为众生。遍修一切事行圆满故。今之所施。本欲圆满檀波罗蜜也。即所谓财施无尽。法施无尽。福德亦无有尽。故云具足圆满。
取杨枝
【记】手捉曰取。杨枝者。梳齿之木也。白玉蟾记云。太微空中。箕宿之精。化而为柳。垂垂。袅袅。于淡云疏雨之间。古之所隐于柳者。盖欲彰其温柔谦逊之志也。寄归传云。梵语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岂容不识齿木。名作杨枝。西国柳树全稀。译者辄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枝。那烂陀寺。目自亲睹。其齿木大如小指。大木破用。小条截为。近山庄者。则柞条。葛蔓为先。处平畴者。乃楮。桃。槐。柳。随意。预收?拟。无令阙少。三千威仪云。用杨柳有三事。一者断当如度。二者破当如法。三者嚼头不得过三分。言断当如度者。齿木有三种。长者十二指。短者六指。二内名中。
集。律中名曰齿木。杨有四种。皆可梳齿也。一。白杨。叶圆。二。青杨。叶长。三。赤杨。霜降叶赤。四。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今咸以柳条当杨枝。柳条垂下。乃小杨也。若无柳处。将何梳齿。须知一切木皆可梳齿。皆名齿木。但取性和。有苦味者。嚼之。不独为柳木一种也。
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
?。萨吧?述答。萨哩吧。答哩嘛。萨吧?述怛[口*夯]。?。㘕莎诃(后净法界咒持二十一遍)
【记】手执杨枝者。谓食罢之时。当去秽以究佛法也。菩萨百无所思。一切天人。觅其起处不得。忽然机境相逢。乃见入事入理之无穷。是故菩萨才举杨枝。便愿一切众生。于礼拜。持诵。观心。阅教。皆得悟入妙法。究竟妙法无他。直愿一切众生。清净而已。以今生持戒清净为因。则当来究竟清净为果。盖杨枝质性温柔。滋味清凉。故取其义为喻也。故华严疏云。杨枝五利。是曰俗法。
嚼杨枝
【记】嚼者。咀噬也。谓手握杨枝。以齿碎啮也。法苑云。垂杨细柳。绿干新条。去热则口发幽兰。净齿则气含优钵。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阿暮伽。弥摩????。尔?迦?。僧输䭾你。钵头摩。俱摩?。尔?僧输䭾耶。陀?陀?。素弥么????莎?诃(咒持三遍)
【记】嚼杨枝时者。谓受食已。即当梳齿。不得延挨过也。律云。余津若在。即不成斋。诵经。听法。受礼。礼他。并皆得罪。谓净秽相参故。其杨枝味苦涩。嚼之则有益身心。菩萨为愿一切众生。调伏烦恼。更无别事。惟示坚忍之法。除其烦恼。亦如饮杨枝苦味。而消除烦热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者。谓真如心体。本自清净。但为无明所蔽。妙净明心。不能得显。今用戒力以调伏之。则净明独露。其诸烦恼惑业自消。喻如杨枝噬断。而永不复续矣。
集。凡嚼杨枝时。须令涎尽。然后以水漱之。不得含水同梳。其嚼杨枝。有五种利益。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痰芭。若用残者。当弃屏处。不得掷大众行坐之所。
漱口
【记】漱者。以水漱涤口中腻滑令净。以便说法礼敬。无碍于事理也。
漱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
?。[?/心]。?。罕莎诃(三遍)
【记】漱口连心净者。谓食时菜甲遗于?间。久之作气。故食毕嚼齿木已。必须漱口。涤其渣滓。令净尽无遗。以事推理。匪止口净。亦兼心净矣。吻。犹含也。百花香者。乃表因果齐彰也。此言当含水于口内。百花香喷于口外。正喻持戒坚真。心体清净。则戒香自当馥郁也。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者。谓身语意业既然清净。则两乘戒体自圆。净戒为因。净土为果。便同诸佛。无二无别。西方极乐。弹指可超。三界自不漏落矣。
出锡杖
【记】出者。谓从内取出行持也。锡者。八义彰名。谓能轻烦恼。明佛法。出三界而不回。悟正法而顿醒。断我慢。疏三毒。采取戒定慧宝。成就无上菩提。故名为锡。杖者。扶也。依也。谓依杖行持。能扶我出离三界故。四钴十二环。是释迦牟尼佛杖。两钴十二环。是迦叶佛杖。又大小两乘。用各不同。制亦是别也。
集。梵语隙弃罗。此云锡杖。乃三世诸佛所持。以彰智行功德。净除烦恼业障。比丘每日早食竟。齿木已。须礼佛出杖。若有白衣。及沙弥。令彼授与。若无。礼佛三拜。起已。自取持出。向东拭尘。如法作观其观行威仪。广详锡杖经中。手取杖时。默诵此偈咒。
执持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
?。那㗚????。那㗚????。那栗吒钵底。那㗚帝。娜夜钵??癸吒(三遍)
【记】执持者。手举也。有其二义。一执。为行道之仪。二振。以乞食故举。所以发相似之愿。无依之道。是真道也。向无余法。真涅?也。故经云。如是杖者。乃圣人之标帜。贤士之明记。趣道法之正幢。建念义之志。具斯四义。故名锡杖。良以法依心建。教对机谈。沙门之法。解空得道。执持锡杖。醒悟世间一切众生。故当先发愿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者。即事明理。就实开权。是以建大法幢。开阐人天正路。关闭诸恶道门。令法界众生。不入迷途。显示一真实相之理。以如如之智。契如如之理。智理一如。契合中道之理。故云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也。
敷单坐禅
【记】敷者。铺饰也。梵语禅那。华言静虑。乃寂照不二之义。谓内心不染。外境不牵。息诸缘而常安。见一心而证道。故云禅那。
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
【记】展开坐具曰敷。能装载身形曰床。三尺五尺为榻。八尺曰床。有绳床。有木床。各有五种。谓旋脚。直脚。曲脚。无脚。入陛是也。座者。榻也。学道之人。于上跏趺。息心定虑。究明大事之所也。下二句就事显理。谓此幻壳。久被无明封固。何能得显真理。必以戒为基本。于此坐禅习定。则妄心剿绝。智慧现前。所谓迷云散于长空。清珠投于浊水。开无明之爱网。见一乘之实相。又云。心目有用。故名为开。谓初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如日出暗灭。故云开敷善法。见真实相也。然此实相。即诸佛本源心地异名。以其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超诸戏论。不可破坏。无相不相。故名实相。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
?。?则?。阿尼钵罗尼。邑多耶莎诃
【记】正身端坐者。形端表正也。此是身仪。谓闭目澄心。两手相交而重沓也。仪容挺特。形若孤松。故云正身。身正则心正。禅波罗蜜。具出坐法。若半跏。以左压右。牵来近身。与左右䏶齐。若全跏。更䟤右以压左。如龙蟠结。周正其身。手。以右压左。置右脚上。亦令近身。当心安置。古往诸佛。及弟子众。尽行此法。非世受用法。不与外道共。能破魔军。及烦恼故。内以圆观。更加读诵。如膏助火也。菩提者。华言觉道。座者。自悟本有空王之座也。此座人人本具。故曰当愿。如莲华不染。故曰无著。华严经云。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其下有一百十八种喻。无由出此一偈也。又菩提者。谓外修观行。内明理智。万缘俱寂。一心向道也。而云为座者。以菩提乃所证之理。故经云。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又心无所著者。即是心行处灭。心不着。故诸法不生。必离言说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又云。转烦恼而为菩提。谓修诸功德。顿超诸有。识情垢净。则无明断尽。真理自现。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从禅定生。是知超凡入圣。必假净缘。坐脱立亡。须凭定力。一生取办。尚恐蹉跎。况乃迁延。将何敌业。智度论云。见画跏趺坐。魔王尚惊怖。何况入道人。端身不倾动。又为正观五种因缘。故结跏趺坐。一。由此晏坐。身心摄敛。速发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晏坐。能生时久。不令身心。速疲极故。三。由此晏坐。是不共法。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晏坐。形相严净。令他见已。极敬信故。五。由此晏坐。佛佛弟子共所闻喜。一切贤圣。所称赞故。
睡眠
【记】义如前释。睡眠之时。合掌面向西观。念佛十声。或千百声已。方诵此偈。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记】经律通制出家弟子。初夜后夜。精勤佛道。中夜歇息。免致过劳之患。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若宰予昼寝。非时也。释子大事未明。所作未办。驰求心未歇。非时也。亦有身安而心未安。亦曰非时。寝息者。眠卧也。若大事已明。所作已办。驰求已歇。身心俱安。故曰安隐。乃相应以时也。今世人但知昼以日为恩。而不知夜以月为德。月为德者。如华严婆珊婆演底主夜神云。一切众生临于昏夜。若无主夜神卫护。则为野干魑魅扰乱。不得安隐眠息。以得夜神卫护之恩。能令众生。至于安隐不动之地。安息无梦之乡。可见菩萨行住坐卧。皆度脱众生。故吾人眠卧之时。即当发愿度生也。身得安隐。心无乱动者。心定。则身定。思多。则梦多。故曰乱动。谓仗此法力。而得远离颠倒梦想。寤寐一如也。当观自心。如月轮圆满清净。于月轮中。观想梵书阿字。光明朗耀。此乃是西域字种。阿者。无生义。想诸行无常。终归磨灭。能作所作。一切皆空。犹如梦幻。空无有生。便是安隐身心之大义也。善见律云。临欲睡时。应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无常。于六念中。一一念之。
集。观想[?-(佩-陪)+廾]字论。一气持二十一遍。然后卧。卧须右胁。名吉祥睡。不得仰卧。覆卧。及左胁卧。不得脱里衣。小衣卧。当须忆念本参。
取水
【记】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云。夫水之为德。本体清净。澄湛凝寂。尤能滋长万物。涤除众垢。炎热遇之而清凉。枯竭饮之而沃润。取者汲也。谓汲沟涧河池井潭等水也。须谛视有虫无虫。以密罗滤过方用。缁门警训云。物虽轻小。所为极大。出家慈济。厥意在兹。会正记云。出家人修慈为本。慈能与乐。无杀为先。物类虽微。保命无异。
集。梵语钵里萨罗伐?。此云滤水罗。律中诸比丘闻佛制戒已。不知作滤水罗。佛听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若作滤瓶。若患虫出。听安沙在囊中。不应弃陆地。还安着水中。会正记云。若作囊。须用细熟绢为上。若无细绢。细棉布亦可。僧碉律云。看水时。不应以天眼看。亦不得使?眼人看。乃至能见掌中细文者得看。不得太速。不得太久。当如大象一回顷。若水中虫极微细者。不得就用洗手面。及大小行。缁门警训云。滤囊。乃行慈之具。济物之缘。大行由是而生。至道因兹而克。凡取水时。诵此诸佛德名偈咒。功德无涯。可谓真持戒者。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记】眼根发识曰见。源头活水曰流。然其性相不二。动静一源。若无源之水不流。即是死水。流得其源。则澄之不清。扰之不浊。而能旋香海。载须弥。恩沛三有。泽及万灵。而不自伐为功。僧得法源。则在尘不染。烦恼不侵。而能回戒海。载涅?。量同法界。等济四生。亦无自强为善。故三贤十圣。赞之不及。凡夫肉眼。谁能窥其大用哉。今此偈文。全在发明见字。若见不彻。云何为彼当愿。云何为彼涤惑耶。若见者。谓所见之水。情状不一故。如人见之。清凉可悦。饿鬼见之。流变为血。鱼龙见之。谓是宫殿。溺者见之。谓是死窟。究竟水尚强名。何况有如上等见。皆是众生业力所感。故华严经云。阿修罗宫雨刀杖。三十三天雨摩尼。而阎浮提中雨清水是也。得善意欲者。谓愿所求如我意也。非为情欲之欲。若是情欲。即是惑垢。便从烦恼堆中。擘不开也。欲者。是乐欲。即从心所欲也。成实论云。心有所须。是名为欲。欲为法本。以欲求故。得一切法。毗尼母论云。如佛翘勤不倦。故名求法根本。又当作愿字看。谓心中愿乐洗除无始以来情欲之惑垢也。然惑垢。即烦恼之别名。谓惑乱心田。生诸染垢。上文是菩萨当愿。意欲是众生当愿。其犹啐啄同时。若菩萨发愿度众生。而众生不发愿出离者。菩萨虽有愿亦无如之何也。
南无欢喜庄严王佛。
【记】南无。此云归依。谓起诚敬心。发救护力。望佛救护众生也。如涅?经云。阿贽世王。虽有逆罪。应入地狱。以诚心向佛。其罪即灭。故云救护力。欢喜庄严王者。谓此如来因中所修诸行。以欢喜心教化众生。离诸嗔恚烦恼。故于果上感斯嘉号。佛者。觉义。谓此觉体。圣凡同具。蠢动不无。背觉合尘。名为颠倒。故须念佛。背尘合觉。号曰明悟。故须度生。迷悟性空。觉体常妙。无欠无余。是名为佛。
南无宝髻如来。
【记】宝髻者。亦名宝胜。谓此如来智无与等。超出一切。最胜最尊。故加顶髻之喻。如来者。十号中之首称也。离倒名如。出缠名来。众生在缠之因。含摄出缠之果。故名如来。金光明经云。此佛往昔修菩萨行时。作是誓愿。于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临命终时。闻我名者。命终之后。得生三十三天。故有是称也。
南无无量胜王佛。
【记】无量胜王者。谓此如来功德智慧。犹如虚空。甚深广大。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不可穷尽。故名无量胜王也。独称此三如来者。谓此三如来。于因地中。护生之念偏强。虽然佛佛以慈为本。各有本愿不同。如观音闻声救苦。地藏度尽众生。弥陀接引往生者也。今称此三如来者。以望随缘赴感。救护众生也。故比丘住处。有泉池所。用木牌写三佛号。竖置水中。以便用也。
?。?悉波罗摩尼莎婆诃(佛号。及咒。皆三遍)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记】极目无涯曰大。流通地脉曰河。西域有五大河。谓????伽河。琰母河。萨罗喻河。阿布罗伐底河。莫熙河也。此方禹疏九河。而注诸海。谓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湖苏河。简河。钩盘河。洁河。鬲津河也。今持此偈。不惟大河。但见入海之河。即当发愿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者。谓修道之人。断妄证真。有少分相应。若约位分。正当初信地也。故云得预法流。楞严经云。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名干慧地。佛智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纵是舍利弗。智慧中第一。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故云如海。今见大河。当愿一切众生。得预法流不退。而直入如来妙觉果海也。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记】以此接彼曰桥。往来经过曰道。乃河涧水中之梁也。竹木砖石皆可为之。如或见者。即当发愿度生。以畅菩萨利济有情之本怀。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然桥梁有限。誓愿无边。故云广度一切。接引众生。无有疲厌。故云犹如桥梁也。
浴佛
【记】以香汤灌佛形像曰浴。灌佛形像经云。佛告天下人民。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其去家学道。及得佛道。乃至般泥洹时。皆用四月八日。所以在此时者。为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故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时。以示天下人。今日诸贤。谁有好心。念释迦佛恩德者。以香花净水。浴佛形像。求第一福。诸天鬼神。所证明知。大慈禅师云。今朝正是四月八。净饭王宫生悉达。九龙吐水天色昏。一步七莲从地发。其浴佛礼仪。如彼经说。
我今灌浴诸如来(长老作梵。举第一句。大众齐声。同音和之。下三句同)。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记】普曜经云。菩萨生时。九龙在空。降微细雨。不冷不热。浴菩萨身。我今者。指浴佛之时。言今而稽古。所以遵佛佛灌顶之浴式也。今以香汤而沐金躯。表清净心供养故。如来法身皆同。言浴释迦佛像。即浴十方诸佛形像。故曰我今灌浴诸如来。如来十号具足。福慧庄严。皆是无量劫来。戒德之所薰修。故感清净智慧聚集。今见像教之法。俨然三世一时。光洁严好。世间无比。故曰净智庄严功德聚也。法苑珠林云。五浊者。一众生浊。谓众生多诸弊恶。不孝父母。不敬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斋法故。二见浊。谓正法已灭。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不修善道故。三烦恼浊。谓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恼乱心神故。四命浊。谓往古世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今时人寿转减。百岁者稀。以恶业增故。寿数短促也。五劫浊。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减劫中。人寿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故。然众生本源。与诸佛本源。无二无别。只因一念妄动。故有五浊境界。诸佛境界也。即今以香汤灌沐佛身。亦复能令众生。涤除五浊之垢。而直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曰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也。
赞佛
【记】赞者。称颂其身法也。谓灌沐如来形像已。复应诵此偈咒以赞之。如来众德悉备。行果极圆。赞不能尽。但非此。无以表其信敬。故不论范金合土。纸素丹青。如一见时。即持偈咒。称扬礼敬。虽是凡夫心量。三业虔诚。即同菩萨道行也。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牟尼牟尼三牟尼。萨缚贺(三遍。此是七佛灭罪真言)
【记】合参云。如来德相严好。赞不可尽。假使以虚空为口。须弥为笔。香海为墨。大地为纸。略举如来三十二相中一相。八十种好中一好。赞之经劫。所不能尽。况以父母所生之口。兼以三寸之舌。乃欲全举如来万德相好。而以是句非句。所能赞之哉。故发是愿。愿与当来大心众生。不离众生之口。而成佛口。不离众生之身。而成佛身。何以故。以赞佛故。而成佛口。成佛口故。即成佛身。成佛身故。证无相法。证无相法。是名真赞。宗镜录云。心无形相。故号无相。若于一切相。见无相之理。即惟心如来。若见无相。诸相亦无。惟是觉体。名见如来。由是则知佛身无相。涅?经云。若人闻说大般涅?。一句一字。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今此一愿。意欲人人当来成就此身。得证如来无上殊胜法身。然此法身。无有相故。虽云有体。亦无能见顶者。如华严会上。佛现千丈卢舍那身。演说一乘圆顿大法。九地菩萨。不能见如来肉髻顶中之相好也。
绕塔
【记】绕者。周旋之义。塔者。一切诸佛舍利之宫殿也。梵语舍利。此云骨身。恐滥凡夫死人之骨故。西域以合掌旋绕为恭。此方以礼拜赞德为敬。梵语制底。亦云咐堵波。或名浮图。此云塔。有舍利名塔。无舍利名支提。翻为生善灭恶处。或名高显处。谓显扬如来功德之标帜也。亦翻为方坟圆冢。此云可供养处。言宝塔之所在。即同诸佛法身之所在。应当恭敬供养也。西域记云。西天随所宗事。礼后皆须旋绕。盖归敬之至也。但不得无故登塔。古德云。无事莫登三宝殿。等闲休向塔中行。若非扫地添香水。总有轮王福也倾。
集。僧碉律云。礼佛不得如哑羊。又礼佛塔。应当右旋。如日月星绕须弥山。不得左旋。旋绕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踏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地。五。不得与人语。又得五福。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声。三。得生天上。四。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
【记】提谓经中问云。散花。烧香。燃灯。礼拜。是为供养。旋绕得何等福。佛言。有五种福。如上是也。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南无三满多。没驮喃。?。杜波杜波娑婆诃(三遍)
【记】右绕者。萨婆多论云。表诚敬之至也。佛法无他。虔敬为本。西土则肉袒露足而为恭。此土则巾履备整而为敬。彼则拜少而绕多。此则拜多而绕少。凡事诚顺。则一切智。无不诚顺。是故当于右绕处。而发是愿。令一切智自悟。自悟无他。惟行无逆。无逆之旨。佛佛承顺理故。是以右为吉。左为凶。右为顺。左为逆。如左绕者。密迹力士见。即欲以金刚杵击碎其身。佛世世以来。常顺三宝。父母。师长。一切教诫。无违无逆。今得果报。无有逆者。又佛身清净。众生于中。各见所事。或天。或神。莫不见者。是故畏敬。右绕而去。汝今何得逆之。本行经云。即世尊降生。周行七步。亦自南至西也。如绕时。入门先缘左足。从佛右边而上。之后。之左。而前。三匝已。赞礼而去。如是事顺理顺。心诚法成。则与诸佛。不相违背。即达中道之义。故云所行无逆。成一切智也。
看病
【记】瞻视曰看。疾苦曰病。身为苦本。有形难免。出家人割爱辞亲。十方云聚。应当痛痒相关。互为瞻视。所以八福田中。悲田第一。若见病者。当起慈心。始终照看。毋违佛意。
集。律制具五德者。方听看病。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可食应与。二。不恶贱病人大小便涕吐。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乃至差。若死。五。能为病者说法。己身于善法增益。虽不久看病苦。但一见时。即谓此偈咒。以八福田中。看病是第一福田。
【记】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三种。名敬田。和尚。阿贽黎。生我法身。父。母。生我色身。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一。佛田。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恭敬供养。罪灭福生。故名佛田。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者登觉岸。果证无生。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名圣人田。三。僧田。谓处众和同。敬顺无诤。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僧田。四。和尚田。此云力生。谓力能生长法身。养智慧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和尚田。五贽黎田。此云轨范亦云正行。谓羯磨。教授等。五种。轨范后学。箭正修行。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贽黎田。六。父田。谓资形抚教。养育劬劳。恭敬供养。虽无求福之念。竭力尽心。自然获福。故名父田。七。母田。谓怀耽乳哺。恩重山丘。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心。而尽心孝敬。自然获福。故名母田。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与汤药。则能获福。故名病田。如上七种。皆不及病田胜者。如来怜愍病苦故。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室哩多。室哩多。军吒利。莎?贺(三遍。此是消万病咒)
【记】急患为疾。疾甚为病。乃愁痛之际。皆因四大不调之所致也。僧碉律云。人身假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四大。地大者。皮毛骨肉也。水大者。精液涕唾也。火大者。周身暖气也。风大者。运转动摇也。于中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然病有两种。一身病。草根树皮。可以疗治。二心病。非法药不能救治。是以大小乘戒。严制看病。故如来谆嘱云。若有供养我者供养病人。及说看病有五种功德。故菩萨见一切病人。作自己病想。不但以草根树皮之药疗治。兼以柔软之语。安慰其心。则身心二病。皆可愈矣。然众生情见各执。其病不等。故菩萨应病发药。断其病苦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者。不和为诤。便为对病之方也。由其空观现前。了知此身。如幻如化。故于一切境无所著。于自性离我所。作是观时。则知此身。悉皆空寂。华严疏云。四大乖违成病。知空。则永无所乖。故云离乖诤法也。大凡见疾病人。不惟持此偈咒。各宜猛省自己。生死交臂。贵贱如尘。何得惜之。既知幻身非久。应当增起念头。努力为道。
剃发
【记】削除须发曰剃。发者。从耳以上之通称。亦云剃发。亦云落????。在石头度丹霞。则云?佛殿前草。
集。文殊菩萨所集剃发日。初四。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默诵此偈咒。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远离烦恼。究竟寂灭。
?。悉殿都。漫多?。䟦陀耶。娑婆诃(三遍)
【记】剃除者。身心俱离故。口下为须。口上为髭。两颊为髯。今但称须发者。举此以该余也。佛制出家人。不许畜须发。养头陀。所以别僧俗之相。如僧相不成。还同俗汉。但形同俗相。易为获罪。既不能行。受复何益。故须剃也。若能如是遵行。则烦恼可除。道果可期。然僧俗既别。而所行自不同于流俗也。故当愿与一切剃须发者。同愿。同行。远离烦恼。至究竟寂灭也。又当愿者。不但剃除一须一发之烦恼。当愿无始以来。六根。六尘。如山。如海之烦恼。直向智慧刀下。尽情断除。故曰寂灭。又远离烦恼者。谓修道之士。乃离尘脱俗之侣。愿要断三界之结使。离生死之爱缠。希求菩提极果。志趣涅?之乐也。
沐浴
【记】洗濯曰沐浴。谓濯身洗垢也。半月一浴。濯其色身。堪以载道。半月布萨。沐其戒身。定慧发生。故譬喻经云。佛以腊月八日。神通说法。降伏六师。度诸外道。外道感恩。白佛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其身垢。腊月八日。浴僧准此。
集。律制比丘。半月一浴。不得过。除病时。热时。作时。风时。雨时。道行时。不论。又则沐浴。当择其日。所忌者六斋日。斯日诸天下界。察其善恶。宜修善作好事。所谓六斋日者。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
【记】六斋日者。毗婆沙论云。每月初八日。二十三日。帝释敕四天王各治一方。四王遣辅臣观察世间人民善恶。每月十四日。二十九日。四王遣太子按行天下。伺察人民善恶。每月十五日。三十日。四天王亲自按行天下。有慈孝父母。恭敬三宝。及尊长者。有修行六度。持八戒斋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诸天相庆。而言减损阿修罗。增广诸天众。则降善福。注禄增算。如不修善。持斋。唯造恶业者。诸天忧患。而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减少。降以不祥。减禄除算。故此六日。宜作诸善业。不应洗浴也。
集。凡入浴。当将净衣。挂净竿上。触衣。挂触竿上不得浴堂小遗。不得共人语笑不得洗僻处。凡有疮癣。宜在后浴。或有可畏疮。犹宜回避。免刺人眼。默念此偈咒。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䟦折?恼。迦吒莎诃(三遍。此是净身咒)
【记】四大共成曰身。形相所现曰体。身者。我也。谓以水濯我身也。欲以水洗者。以其身有垢故。温室洗浴众僧经云。有耆域医王。愿请佛。及菩萨。僧。入温室洗浴。佛赞善哉。佛言。耆域洗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报。何谓七物。一。燃火。二。净水。三。澡豆。四。酥膏。五。淳灰。六。杨枝。七。内衣。何谓除七病。一。四大安隐。二。除风。三。除湿痹。四。除寒。五。除热。六。除垢。七。身轻明目。何谓七福。一。所生无病。二。相貌端严。三。身香离垢。四。肌泽光鲜。五。多诸侍从。六。口齿香洁。七。衣服自然。是为七福。有此利益。是故如来。听僧洗浴也。身心无垢者。谓入浴之时。了知身心本无尘垢。忽悟触因。谓水因为所触之因。尘体乃能触之缘。心本无生。垢从何有。尘本无染。体亦常净。能所如幻。二边俱空。中间觉解之性。安然光洁矣。故楞严会上。䟦陀尊者。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果能如是体会。则内外光洁矣。福田经云。有比丘名阿难。白佛。我念宿命。生罗阅祗国。为庶民。时生恶疮。治之不瘥。有曰当浴众僧。其水洗疮可愈。我即到寺。设浴供僧。如法洗疮。乃愈。从此所生端正。金光晃昱。九十一劫。常得净福。贤愚经云。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请佛及僧洗浴。设甘美之食。阿难白佛。此天往昔作何功德。相好奇特。佛言。昔毗婆尸佛时。彼为贫家子。恒佣作自给。闻佛说洗僧之德。乃勤施少钱。办洗具。并设食请佛僧。由此生首陀会天。此光相七佛以来。千佛出世。亦皆如是。故号净身。十号具足也。
洗足
【记】身分最下曰足。西域比丘。出门多跣足。是故凡至僧伽蓝。必先洗足。方可入寺礼敬也。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足神力。所行无碍。
?㘕莎诃(三遍)
【记】足者。止也。谓身分到此止故。具足者。圆满义。神力者。神通道力也。谓智澄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谓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所行无碍者。正显神力之妙用也。当知菩萨修道不出行解二门。若但解无行。犹弗解也。若但行无解。犹弗行也。行解双兼。满足六度。则神力无不具足。所行无有障碍矣。是故行一波罗蜜。具足无量波罗蜜。无量波罗蜜。不出此一波罗蜜。故曰所行无碍也。
沙弥十戒相。
【记】如律所明。沙弥者。出家之小众。比丘称为大僧。对大而言。故名曰小。未剃发时。名为净人。舍离恩爱。投师出家。名为沙弥。剃度之法。如剃度正范中明。须发既除。故受称也。十戒者。始从不杀。乃至不持宝物是也。以此十法。能止形上诸恶。故名曰戒。触境逢缘。守持不犯。故名曰相。萨婆多论云。受持禁戒为其性。搭衣持钵表其相相从性发。性依相修。性相交成。故名为体。是沙弥本所受持。为比丘戒之阶梯。菩萨戒之根本。故曰沙弥十戒相也。
集。沙弥有二种。一。形同沙弥。二。法同沙弥。若但剃度。未沾戒品。名曰形同沙弥(谓衣钵不具。律仪不知。其形相虽同。由无戒摄。非五众数故)。若受十支净戒。名曰法同沙弥(谓衣钵具足。同学律仪。精持净戒故。律云。沙弥有四应知。一知佛。二知法。三知僧。四知戒相。沙弥知和尚有五。一知名字。二知相貌。三知世寿。四知法腊。五知种族也)。法同中。又分三种。自七岁至十三岁。号驱乌沙弥(增注云。谓其年幼未堪别务。惟令为僧守护?麦。及于食厨坐禅等处。驱遣乌鸟。以代片劳。兼生福善。无致坐消信施。虚度光阴也。从行彰名。故云驱乌也。律云。有长老携儿出家。同入村中乞食。世人讥言。沙门有儿。何知正法。佛制以后。非年十二者。不得出家。复次阿难。有檀越合家疫病。儿皆尽死。惟有一子。恒在市上拾粒自活。阿难行过。儿随后唤公公。阿难不闻遂去。居士讥言。沙门释子。他有足时。强亲如父。如子。今见衰丧。而不顾录。小儿追呼不已。阿难顾视识之。呼言子来。随入碉桓。向礼佛足。佛问阿难。如何不度。答言。佛制不得度年减十二者。是以不度。佛言。此小儿能驱食上乌否。能持戒否。能一食否。若能如是。听度出家。凡欲剃度者不可说出家乐。当告其苦。五分云。若度人时应先问为何等出家。若言为衣食故不得度。若言为求善法。厌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故应度。驱乌沙弥。准病比丘残食。众鸟啄食。沙弥能驱乌。得少分利。以消信施故。阿难言。此小儿者。能驱乌。能持戒。能一食。佛告阿难。若小儿尽能尔者。听令出家。如度罗苍罗法。故有驱乌一种也)。十四。至十九。号应法沙弥(谓已受佛戒。其年正与二法相应。一能事师。执劳服役。二能修习禅诵故。此与前法是一。不者。即入下名字类中矣)。二十已上。号名字沙弥(谓年满二十。应受具戒。或根性暗钝。或出家年晚。不能顿持诸戒。如是因缘未至。位是沙弥。故云名字沙弥。品类虽三而俱禀十戒。总名为法同沙弥也二十以上。七十以下。有所堪能。是丈夫位。得与出家受具。若过若减。纵有所堪。及是应法。而无堪者并不得与出家受具。若果能畏生死苦。爱涅?乐愿为佛子。坐卧不须人者听。若能诵经坐禅。进修善业。堪任劳役并听出家。故僧碉律云。若年七岁解知好恶。得与出家。若过七十。卧起须人。不得度也。若先与出家。不应驱出)。
一曰。不杀生。
【记】断命曰杀。有情曰生。谓既受戒已。常念有情。皆惜身命。如己无异。应当怜愍。慎弗伤害故。
二曰。不盗。
【记】对面强劫曰盗。谓物各有主。主所守护。受戒之人。虽一针一草。苟非我之所有。不与不取故。
三曰。不淫。
【记】淫者。不净行也。谓受戒之人。观一切男女。如父如母。清净自守。无染污心。修不净观。对治三业故。
四曰。不妄语。
【记】妄语者。违心故说也。谓受戒之人。出言诚实。无虚妄心。修戒定慧。对治口过。远离恶口。利益众生。出世法中。忍辱第一。慈悲一切。不恼他人。常行正语。顺圣言故。
五曰。不饮酒。
【记】酒者。祸泉也。谓能昏神乱性。增长愚痴。开恶道门。闭涅?路。故名曰酒。此属半性半遮。能犯前之四戒。故属于性。王法之所不禁。又属于遮。乃是障道因缘。造业根本。过重五逆。毒逾崆砒。受戒之人。畏如烊铜。不以一滴沾唇故。
六曰。不着香华粑。不香涂身。
【记】不着不涂者。远离香触二尘也。草木之葩。名之为花。以此贯串严首。名之曰粑。草木之气。芬芳一切。故名曰香。能换人之心目。生长娇恣。着则视为女子。涂则还同俗人。持戒离染。向清净道。发智慧花。生戒定香普薰法界。庄严无相之身。令爱见断除。永无贪染。依正庄严。自然具足故。
七曰。不歌舞倡伎。及故往观听。
【记】不歌舞者。离身口二过也。不观听者。无色声二尘也。口咏诗词曲令。长引其声曰歌。手足变弄曰舞。歌有不足。则舞以尽。舞有不足。则歌以尽。歌之舞之。尽善尽美矣。倡伎者。音乐之总名也。观是色尘。听是声尘。不往者。眼耳无过。无心而遇。佛不结罪。但不得住。住便成犯。有心故往。步步招愆。学道之人。大事未明。如丧考妣。观戏笑如哭。歌舞如狂。有眼若盲。有耳若聋。以定慧成于中。礼诵行于外形同枯木。心若死灰。如是行持。则三业自净矣。
八曰。不坐高广大床。
【记】不坐者。身离触尘也。高广者。量违圣制故。可坐可卧。名之曰床。既高且广。故称云大。受戒之人。不应坐卧。宜当舍去饰好。远离贪着。以法空为座。忍辱为衣。二在道高。不在床高故。
九曰。不非时食。
【记】不非时食者。舌根离过中之味尘也。补气益饥名之为食。日中已过。明相未出。故曰非时。受戒之人。食啖不得故。
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记】不捉生像者。身离利欲也。金是通称。银从色别宝物通称。随式名异。皆为养命之源。众生见便贪着。出家修解脱道。清净身心。一经触犯。便非梵行。故佛禁之。不得捉也。作持云。此沙弥十支禁戒。前四。是性罪。根本若犯。则应灭摈。不得与清净沙弥同法事。及共止宿。亦不得如余沙弥得与大比丘过二宿。后六。是遮罪。有犯容忏。心度故误。罪结重轻。唯一突吉罗治。要知文义。当阅云栖要略。欲明开遮。应学随律威仪。
沙弥应具五德
【记】应者。当也。既受戒已。应当植种德本。为世福田。五者。数之序也。一从发心出家。乃至志求大乘。无有乏少。故名曰具。为修道之本。故名曰德。德本既立。其道自生。方不虚消信施。故曰沙弥应具五德也。此下怀佩道等五句。乃是承上文而言也。
应知十数
【记】明了曰知。法目曰数。由众生迷真逐妄。故如来施法随机。对数即显。令受戒者。觉察修持。摄归正业。故曰应知。十数。余可知矣。
诸德福田经云。沙弥应知五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
【记】生长善法曰田。种之得益曰福。贯串摄持名经。分剖其义曰云。此经乃是帝释当机请说。一者发心出家。心者。中也。谓在善恶之中。故曰中也。向善则超凡入圣。向恶。则报感三涂。惟心本具故。起念曰发。有能所之别。谓起能发之心值所发之缘。志求净戒。习佛菩提。怀者。思念。佩者。带而不忘。谓既受戒已。要时时刻刻思念。涅?妙道。带而不忘。而为人世福田。是为第一种净德。
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
【记】毁者。改也。剃除须发。改其俗形。衣染坏色。毁其饰好。故梵网经云。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不尔增贪。于道有违矣。然僧相既成。应当违俗慕道。心怀戒宝珍重守持。身搭袈裟必须坏色。为世福田。是为第二种净德。
三者。割爱辞亲。无适莫故。
【记】割爱者。难舍能舍也。谓爱见为本。最难断除。是故言割。辞亲者。拜别也。律中父母听允。方许出家。适者。专主也。莫者。不肯也。谓既受戒已。又不可去专主俗缘经理世事。此恐身虽出家。心不染道。应当绝尘离俗。世染情忘。无冤无亲。平等一化。为世福田。是为第三种净德。
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
【记】委弃者。舍置义。人之最重。莫过身命。遵者。勤也。崇者。修也。今为勤修圣道。而舍置此身。表求法之心至极也。故法华经云。为求无上道。舍所爱之身。然世间最苦。皆因有身。莫要爱恋此身。令一生空过。道业无成。既出家已。应当勤求佛道。为世福田。是为第四种净德。
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记】心之所向曰志。大乘者。佛乘也。化导一切曰度。谓既发向上之心。当行向上之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智悲双运。为世福田。是为第五种净德。故律云。毁形守志节。割爱辞所亲。出家弘圣道。誓度一切人。缁门警训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惟小众。终身行之。即大比丘。亦须时时龟镜。为良为美。无旱无衰。供之得福。难为喻矣。
僧祗律云。应为沙弥说十数。一者。一切众生。皆依饮食。
【记】一切众生者。指九法界而言。即等觉菩萨。生相无明未尽。犹众生所摄。皆依饮食者。谓欲资益诸根长养善法故。然有圣凡之别。无漏名圣。有漏名凡。圣食者。谓禅悦。及法喜也。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皆所依故。凡食者。谓假。触。思。识也。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皆所依故。若约三界分别者。欲界具四。假食为主。色界有三。触食为主。下三无色。思食为主。非非想处。识食为主。故云。一切众生。皆依饮食也。广如婆沙论明。宣祖云。数中各有对治。显正之义。此中对治义者。如大涅?经云。观一切众生。为饮食故。身心受苦。我当云何。于是食中。而生贪着。若贪此食。增长生死。当修食不净观。以为对治。显正义者。我今修道。为令厌离四种凡食。成就二种圣食故。
二者。名色。
【记】名者。受。想。行。识也。即是见分。色者。根。身。器。界也。即是相分。以名为心。以色为境。名色收归一切法也。故智度论云。一切诸法中。但有名与色。更无有一法。出于名色者。故云名色也。对治义者。一切众生。见有种种法故。计我我所。而生妄执。如来为说惟有名色二法故。显正义者。为欲令知名色皆空。得第一义中。离名绝相故。
三者。知三受。
【记】受者。领纳义。一苦受。领纳违情境而生故。二乐受。领纳顺情境而生故。三不苦不乐受。领纳中庸境而生故。复有内外之别。意根名内受。五根名外受。六根名内外受。各有三种。当知观受是苦。故云知三受也。对治义者。众生于三界苦中。妄生乐想如来为说三受皆是苦也。显正义者。不受诸受。名为正受故。
四者。四谛。
【记】谛者。审实也。谓审实苦。集。灭。道。四法。一一不虚。故名为谛。一。苦谛。苦即逼迫义。有三苦。八苦。总而言之。不出三界生死。声闻人谛审生死实苦。故名苦谛。二。集谛。集。即招感义。声闻人谛审烦恼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故名集谛。三。灭谛。灭。即寂灭。声闻人既厌生死之苦。谛审涅?。实为寂灭之乐。故名灭谛。四。道谛。道。即能通义。声闻人谛审戒定慧道。实能通至涅?。故名道谛。前二谛。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后二谛。是出世间因果。灭是果道是因。先言果而后言因者。令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云四谛也。对治义者。苦集为所治。道灭为能治也。显正义者。见四真谛。免流转三界故。
五者。五阴。
【记】阴者。盖覆义。亦名为蕴。蕴者。积聚义。即我。人。身。心。之异名也。开名为四。对色为五。一色蕴。质碍义。二受蕴。领纳义。三想蕴。思念义。四行蕴。不住义。五识蕴。了别义。然此五法。本无实体。众生妄执有我。所以如来为说皆空。故云五阴也。对治义者。为迷心重者。故说五阴。显正义者。令破五蕴。证得五分法身故。
六者。六入。
【记】入者。趣入义。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于尘。故经云。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为生死根本。佛言。根尘一一舍去。则三界无所系缚矣。涅?经中。称此六根。名为六贼。以能劫夺善法。故云六入也。对治义者。为迷色重者。故说六入。显正义者。令根境解脱。证妙常故。
七者。七觉意。
【记】七觉意者分别。道用之法也。亦名觉支。亦名觉分。谓此七法之意。各有支派分齐不乱故。法界次第云。无学实觉。七事能到。觉者。察也。谓觉察所修之法。是真是伪故。其择法。精进。喜。三觉意属慧。除。舍。定。三觉意属定。念觉意兼属定慧两种。若心昏沉。念用择法精进喜起之。若心浮动。念用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舍于观智。以定心入禅。令不浮动是名念觉意。故云七觉意也。对治义者。令离沉掉故。为说七觉意。显正义者。令修七觉意。能使定慧均平故。
八者。八正道。
【记】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曰正。引诸不善而至于善。故名曰道。如华严经云。一行正见道。邪见不生故。二起正思惟。舍妄分别故。三常行正语。顺圣言故。四恒修正业。教化众生故。五安住正命。行四圣种故。六起正精进。不行无益苦行故。七心常正念。远离诸妄分别故。八心常正定。入不思议解脱门故。是为八正道也。对治义者。为离八偏邪。故说八正道。显正义者。修八正道开。三解脱门。趣入涅?故。
九者。九众生居。
【记】九众生居者。谓十法界。除佛所居故。众生者。是正报。居。即处也。是依报。谓一切众生。随善恶正报业身。各有所居依报之处故。大论云。众生九道中授记。所谓三乘道。六趣道。是知九道。即九界也。授记作佛。十界明矣。若依六道众生。且约三界九地而言。谓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名众生居故。对治义者。令离乐着故。为说九众生居也。显正义者。众生若能同如来行愿。不离当处。则超入佛界矣。
十者。十一切入。
【记】十一切入者。即十遍处定也。谓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八种色。空。识。两种心。更相涉入。广普遍满。转变无碍故。智度论云。八背舍是初行。八胜处是中行。十一切处是后行。此三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初观境遍满。以得名也。一。青遍一切处定。谓于定中。还取八背舍。八胜处中。所见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故名青遍一切处定。其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九遍一切处定。亦复如是。故名十一切入也。对治义者。谓定中色心不得普遍。故说十一切入也。显正义者。修此观法。谓欲成就一切佛法。摧伏天魔。破诸外道。度脱众生故。当知即是摩诃衍义。略明十数已竟。广如次第禅门。
沙弥尼十戒相(同上)
式叉摩那戒相。
集。梵语式叉摩那。此云学戒女。佛听十岁曾嫁。及十八童女。与二岁学戒。以净身。与六法。以净心。于尼僧中集众。白四羯磨。与满十二。及满二十。方受具戒。若学年未满。六法不净不与受比丘尼具足戒。
【记】学戒女者。谓从师秉受戒法。一一依行也。女者未嫁之称。母者。有子之号。僧碉律云。不得自己阅律。师应告言。某应作。某不应作。不得向说篇聚罪名。佛言。此学法女。具学三法。一学根本。即四重是。二学六法。谓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也。三学行法。谓大尼诸戒。及威仪。并制学之。若犯根本戒者。应灭摈。若缺学法者。更与二年羯磨。若违行法。直犯佛教。即须忏悔。不坏本所学六法。如法行已。年限满足。二部受具也。十岁曾嫁者。或云如此方养媳。或云西域风土不同。有十年即长成如十五六岁者。即十岁嫁。此亦不过偶有。非谓一概而言。十岁既成大人相状。故佛制二岁学戒。十二受具。一遵佛制。二除众疑。余者不得。末法时中。定须年满。
一曰。不淫。
【记】不淫者。洁身慕道也。式叉摩那。身不犯淫。口不说淫。心不存欲。及不染心相着。观心如幻。四大本空。惟道是重。故曰不淫。
二曰。不盗。
【记】不盗者。自他清净也。式叉摩那。不盗他物。不窃他财。草叶毛米。不与不取。亦不教他。乃至斫。坏。烧。埋。皆不为作。一切财物。无贪恋心。故曰不盗。
三曰。不杀。
【记】不杀者。慈心一切也。式叉摩那。不自手断人命。亦不教他人。不与非药。乃至堕胎。压祷咒术。皆不为作。亦不以刀杖加害。赞叹其死。慈念群生。犹如赤子。故曰不杀。
四曰。不妄语。
【记】不妄语者。出言诚实也。式叉摩那。不自称言。得上人法。禅定。解脱。证了圣果。天龙鬼神。来供养我。不两舌恶骂。自咒咒他。亦不说人。长短好恶。不论俗语。不谈世事。乃至搬弄是非。皆不为作。言常说实。赞叹三宝。护身口意。不恼他人。故曰不妄语。
五曰。不非时食。
【记】不非时食者。守持禁戒也。式叉摩那。常思禅悦。法喜。以为饮食。食不失度。以时而受。若过中者。便不复啖。虽有甘美。无极上味。终不复餐。亦不教人。食过中食。假使国王供来。终死不犯。故曰不非时食也。
六曰。不饮酒。
【记】不饮酒者。增长智慧也。式叉摩那。自不饮酒。亦不饮人。不止酒舍。不触祸泉。色香美味。皆不贪饮。离愚痴垢。清净戒体。乃至丧身失命。皆不违犯。故曰不饮酒。
集。律制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此下三众应持上下二衣。一当安陀会。一当郁多罗僧。乃是缦衣。非割截田相衣也。所持钵盂。是铜器。非应量钵多罗也。今本山凡是十八岁已下至七岁。欲受沙弥戒者。如律令造二顶缦衣行持。若是年满二十。来乞受具足戒者。其所办三衣。皆是割截田相。及应量器。虽无缦衣。亦方便许受沙弥十戒。着用行持。一。则受具不远。莫过以沙弥戒。为比丘戒之基本故。二。则衣具难得。欲令求觅缦衣。及成戒障因缘故。又则旧本中。将比丘五篇戒相。开列沙弥戒相后。今则削去不存。附两乘布萨正范后。佛制不听沙弥。及白衣。知五篇戒相。恐受具成遮。犯贼住之咎故。
缦衣
【记】成实论云。沙弥听畜一礼忏衣。名曰钵吒。唐言缦条。缦者。无纹也。谓无有条相故。言礼忏衣者。谓披着之时。令增修善法故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缦条是服。善见论云。披着衣时。当诵此偈。
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记】大哉者。赞美之辞。小三众离尘脱俗。方能披着此衣。虽无田相。亦能生长善法也。上二句赞衣功德。第三句是自利。第四句是利他也。无相者。谓是缦服故。名义云。佛法至此一百八十年。出家未识割截。二着缦衣也。披奉如戒行者。谓五戒十戒。是诸戒根本。戒身清净。定慧发生。故式叉摩那等。虽居小众。然能依戒行持。发心广大。上求下化。故云广度众生也。
优婆塞戒相。
【记】梵语优婆塞。此云近事男。由受三皈五戒。可以亲近三宝。承事众僧。广修诸善。植种福田故。亦云清信士。谓笃信三尊。乞求戒法。虽处居家。能清净守持。则诸恶不造。故称清信士也。相者。事相也。谓得戒于内。藉事行持。显发于外也。
一曰。不杀生。
【记】优婆塞以慈为本。故曰不杀。守持杀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长寿无病。佛言。杀生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多病。二者短命。以是因缘。故当戒杀。
二曰。不偷盗。
【记】优婆塞少欲知足。故曰不盗。守持盗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仓库盈溢。多饶财宝。远离贫穷。逼迫之苦。佛言。偷盗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贫穷困苦。二者偿他宿债。以是因缘。故当戒盗。
三曰。不邪淫。
【记】优婆塞守贞复礼。故曰不邪淫。守持邪淫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贤良妻妾。如意眷属。佛言。邪淫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随意眷属。以是因缘。应戒邪淫。
四曰。不妄语。
【记】优婆塞出言信实。故曰不妄语。守持妄语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众人爱敬。言语信伏。佛言。妄语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信受。二者常被他人。毁谤。以是因缘。应戒妄语。
五曰。不饮酒。
【记】优婆塞信受佛语。故不饮酒。守持酒戒清净。生生世世。感得智慧精明。离诸颠倒。佛言。饮酒之人。有二种果报。一者生则愚痴。二者死堕地狱。以是因缘。故当戒酒。此之五支。名曰学处。亦名学迹。亦名径路。亦名学本。如世五常。义如居家五戒正范中明。报恩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为 天子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钦遵佛制。抑且冥助仁义于皇化。而益补邦家者也。
集。此五戒若不能全受者。或受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佛慈方便。一一随听。若是笃信智人。五戒全持。方为正受。
【记】布萨正范云。戒受有满多半少之分。而业消亦有二三四十之别。作持云。满分受者。欲显持守功德故。全五戒。则人相具足。兼十善。则天报恒随。一戒二戒。尚得人身。寿夭尊卑。由戒多少。设或临时不忖。受后多犯。一戒能持。犹胜不受。故佛慈方便。而施法随机。善导如是也。
八关斋法戒相。
【记】关者。闭也。谓关闭诸恶不起故。斋者。齐也。谓齐过中不食为名故。言斋法者。以不非时食而为斋体。以八事闭恶而助成斋法也。如新婆沙论云。近住八戒。于五增三。谓第七法中。合二为一故。于十减一。谓除捉宝物故。五增三者。谓居家二众。眷属缘累。不能永舍家业。所以终身五戒。但除邪淫。不禁非时食也。若受八戒。惟制一日一夜者。严禁过午之食。不令入咽。淫欲之念。不得毫动。良由轮回根本。无如淫欲。生死助缘。莫逾饮食。故圆觉云。由有贪欲。故有轮回。楞严云。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斋经云。中后不复食者。正为节其身薄其淫。清其心寡其欲者也。所以离之。一一皆如诸佛。以种未来出世胜因。然此戒时节虽促。谓决定要期。发广大愿故。则功超人天。德齐诸佛。经云。弥勒出世。百年受斋。不如今日五浊世时一日一夜。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诸佛父母也。俱舍论云。受此戒者名为近住。谓近阿罗汉住以随学故。又名长养。谓长养自他善净心故。又谓长养薄少善根有情。转增多故。在五之上。在十之下。故又名曰中间戒也。
一。不杀 二。不盗 三。不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离华香璎珞。香油涂身 七。离高胜大床。及作唱伎乐。故往观听 八。离非时食。
【记】律云。此戒外摄身口。内防意地。则三业道净。故大论中。喻如猛将也。增一阿含经云。不杀者。无有害心。不盗者。无有邪念。不淫者。不念己妻。不念他女。不妄语者。至诚不欺。不饮酒者。心意不乱。离华香等者。二根清净。离高胜床。及观听者。三尘不生。离非时食者。口不犯过。如佛行持。故名净行也。
集。毗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而助成斋。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亦名八关斋。成实论云。何故但说离八事。然此八事是门。由此八戒。离一切恶。是中前四。是实恶。饮酒。是众恶之门余三。能起障道因缘。故以八戒。成就。五乘。关者。是闭塞诸恶也。此八戒但受一日一夜。或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名六斋日。准前沐浴偈中所明。
【记】智度论中问云。何故于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耶。答。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令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不过中食。以是功德。将人至涅?故。
集。或诸佛菩萨诞日。或自己生日。皆可受持。论云。若受八戒。应一日一夜。莫使与终身戒相乱。此八戒不论已受五戒。及受在家菩萨戒者。皆可受之。迩来剃发出家者。多有受持八戒。为师者。亦云授与五八戒。而不精究律教。好为人师。自盲盲人。作办皆非。今本山凡是出家者。但来乞受八戒。欲披五衣。七衣。概不听允 又则在家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佛制不许披割截福田衣。令着礼忏衣。礼佛。诵经。即缦衣也。盖在家二众。佛令自己。随力供养三宝。不听受他人四事。既非众生福田。故不许着割截福田衣。又纵是受在家菩萨戒。令储畜三衣。钵盂。锡杖。奉供佛前。遇有出家僧尼。缺其衣具者。及有年满欲受具者。乏其衣钵。随乞施彼。更造奉供。不得不储畜。自身听着缦衣一顶。礼拜。持诵。不听城邑聚落。披着往来。若入寺礼三宝。当囊盛随身。入寺中方着。所以在家听离衣。若恒披则犯制。出家不听离衣。若离。则犯制。今本山凡有在家。信心男女二众。乞求五戒。及菩萨戒者。令造缦衣。礼敬三宝。不听披条相田衣。
【记】终身戒者分段戒也。谓但尽今生形寿故。供养三宝者。庄严论云。谓因成就檀度。故兴供养也。若不长时供养三宝。则檀度不得圆满故。防非御敌称之为城。宰治为邑。聚落者。人所聚居之处也。不听居家二众在彼搭衣者。正显袈裟尊重也。入寺许着礼敬三宝者以见佛法无偏也。虽是缦衣。实系法服。凡披搭之时。当生难遭之想。怀恭敬心。而诵此偈。
善哉解脱服。钵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
【记】梵语娑度。此云善哉。解脱服者。赞其衣之利益无量无边。我今受佛戒已。故得披着服之礼忏诵经。则烦恼自然解脱也。第二句华梵双举。显非福田衣也。我今顶戴受持。愿世世生生。披如来衣。为佛弟子。而入如来室。闻解脱法。故云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披也。
集。又菩萨戒相。此毗尼日用中不列。附布萨正范卷中。
【记】布萨者。即说戒也。南山律祖翻为净住。谓清净身心。如戒而住故。根本律中。名褒洒陀。褒洒。是长养义。陀是持义。由集众说戒。能长养善法。持自心故。正证也。范。法也。谓以律证明。所出说戒法也。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卷下(终)
No. 1116-D 缘起
粤自鸡园初唱。教被二乘。同净三业。涅?会上。谈常扶律。严饰来机。原始至终。无不以毗尼为重也。如来灭后摩诃迦叶与五百应真。结集三藏。唯一毗尼藏师资授受。而无增减。是以迦叶授阿难。难授?诺迦。迦授鞠多尊者。多。有五弟子。皆得道果。各执所见。遂分一毗尼藏为五部焉。第一昙无德部。而为宗主。法名四分。后昙摩迦罗。遥承其宗。北台法聪律师。远禀迦罗而授云中道覆。覆律师授大觉惠光。光律师授高齐道云。云律师授。河北道洪。洪律师授弘福智首。首律师授南山道宣。唯宣律师。悬受佛记。大弘律教盛述条章。深明持犯。所以世人称为南山宗也。后昭庆允堪律师。撰会正记。续南山宗。而授灵芝元照。照律师后。虽代不乏人。律法渐晦。述作无闻。元明以来。典型尽失。吾王祖古心律师。乘大愿轮。步礼台山。亲从文殊授受。而戒法中兴。长干塔顶以为证。三昧师祖剔毗尼灯。照耀寰宇。而尸罗大振。东林白莲预谶之当是时也。然以久废初兴。多从方便耳。迨我 先师见老和尚继之。三十余年。戒戒考实。事事举行。由此渐还佛制矣。于是为沙弥者。毕令习十戒律仪。为比丘。为菩萨者。竟令精五篇三聚。复于未秉之前。重研毗尼偈咒。先令熟读行持。此实先老和尚。开物成务之心真切也。比来人多怠慢。忽略斯文。狂者目之太易。谓此偈咒。一览便知。何用琐琐。愚者驾言。受后自有本律。不必多端。执定狂愚。安坐不进。皆由不知菩萨之行愿无边。而法门无量也(王)。道惭先哲。德愧时贤。惟是一点赤心。不敢负本。古云。举一足。不敢忘父母。出一言。不敢忘父母。今读此毗尼又奚敢忘 和尚耶。甲子夏安居。依文消义。随录成帙。约有陆万余言。因住持事繁。一纪未展。今夏初复讲一遍。分为上下两卷。其理虽不谙。事义无差。愿诸览者。以佛祖之心为心。菩萨之愿为愿。至于知我。罪我。予何敢辞。因诸子请梓。故叙颠末于此。
?
康熙三十六年岁次丁丑秋分第三褒洒陀日古兰佛庵道者书玉识于昭庆之法乳堂
音释
苏摩国
此云月。
兜罗绵手
此云白净。亦云细香。又翻杨华。佛手柔软。似此绵故。
陶师
造瓦人名。
五脏
心。肝。脾。肺。肾。
四肢
手足。
缝叶为器
如此方以叶养物也。
妙有
空不异色。
真空
色即是空。
乾陀国
隋云香行国。
无生际
寂灭理也。
幻人心数灭
即心所法也。大乘有五十一种。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二十。不定四也。
三观
观。照也。谓空。假。中。三种。随举一法。即能照了诸法故。
破五住
谓三界见惑为一。思惑分三。谓欲爱住。色爱住。有爱住。根本无明为一。共成五住。住。着也。由此五惑。能令众生住着生死故。五住若破。即证圣果。
娑婆
此云堪忍。谓众生能忍此土苦故。
两足
福慧圆满。
十号
无虚妄。名如来。良福田。名应供。知法界。名正遍知。具三明。名明行足。不还来。名善逝。知众生国土。名世间解。无与等。名无上士。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知三聚。名佛。具上九号。为物钦重。故曰世尊。天上人间。所共尊故。
十种瑞
光明满室。甘露盈庭。池涌七珍。地开伏藏。鸡生凤子。猪娩龙豚。马产麒麟。牛生白泽。仓变金粟。象具六牙。
?
音弼。
四恩
国王。父母。师长。檀越。
舍卫国
此云闻物。又翻丰德。
难陀
此云善欢喜。从初慕道为名。其母笃信三宝。
荜茇
味辛甚于椒。状如车前子。而短。
?
音汪。弱也。
羸
音雷。瘦也。
吻
音刎。
馁
内上声。饥也。
糜
音麋。粥也。
旃檀
义翻与药。能除病故。慈恩传云。树类白杨。其质凉冷蛇多附之。
沉水
梵名恶揭噜。其体坚黑。置水即沉。震旦琼州出。
八功德水
谓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患。增益。
黯
音?。黑色。
䑛
时上声。舌出篷面也。
金刚山
梵语䟦拆罗。亦云斫迦罗。
十宝山
谓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大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
由旬
此翻限量天竺里数也大论云大者八十中者六十。小者四十。
王舍城
即罗阅祗也。是摩竭国城名。萨婆多论云此国本有恶龙作种种灾害。破坏人民舍宅惟王宫舍不坏故。
袈裟
此云坏色衣。
须陀洹
华言入流。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
核
音劾。考实也。
?刍
雪山香草名。谓有五德。以喻比丘。一。体性柔软。以喻比丘折伏三业之粗犷故。二。引蔓旁布。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断故。三。馨香远彻。以喻比丘戒德馨香为众所闻故。四。能止疼痛。以喻比丘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以喻比丘常向佛日而居故。
分卫
此云乞食。僧祗律云。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以修道业故。
维那
谓纲维僧众。调摄内外故。
尸利仇多
或云尸利鞠多。此云胜密。是外道弟子。
提婆尊者
此云天。西域第十五祖。
迦毗罗国
此云黄色。或名迦夷罗国。此云赤泽。
梵摩净德
此云清信士。
狼狈
进退不得之义。
㗘㗱
上音博。下音集。急迫之声。
界内恶
恶者。谓见思惑业。牵缠不能出离三界故。
界外恶
恶者。谓无明覆蔽真如。不成无上妙道故。尘沙。通内外。
三十七品助道法
品。类也。助。资也。心通曰道。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
获
音斛。刈禾也。
锹
悄平声。
麻
音攸。覆种也。
优波笈多
或名鞠多。此云大护。佛灭度后。百年出。得无学果。
菩提树
即毕钵罗树。此翻高耸。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名菩提。又名道树。
不共法
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相。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己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失。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五行
金。木。水。火。土。
三有
欲。色。无色。
十圣
圣者。以正为义。即十地也。
啐啄
上音翠。下音捉。如鸡抱卵。小鸡欲出。以嘴吮声曰啐。母鸡忆出。以啮啮之曰啄。作家机缘相投。见机而解。亦由是也。
三十三天
梵名忉利居须弥山顶。离人间八万由旬。四方名有八大。帝释居中。共为三十三也。
骇
音蟹。河名。
谄曲
希其意而道其言曰助。是故其言助者。其心必曲。
三十二相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馁如鹿王相。立手摩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等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向右旋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亦名无见顶相。
八十种好
无见顶相好。鼻高孔不现好。眉如初月好。耳轮辐相好。身坚实好。骨际如钩锁好。身回如象王好。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好。爪如赤铜色好。膝骨坚着圆好。身清洁好。身柔软好。身不曲好。指纤圆好。指文藏覆好。脉深不现好。踝不现好。身润泽好。身自持不逶迤好。身满足好。容仪备足好。容仪满足好。住处安无能动好。威振一切好。一切乐观好。面不长大好。正容貌不挠色好。面具满足好。唇色红润如频婆果好。言音深远好。脐深右旋圆妙好。身毛绀青光泽好。手足圆满好。手足如意好。手文明直好。手纹深长好。手文不断好。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好。面广殊妙好。面如满月好。随众生意和悦与语好。毛孔常出妙香好。口出无上香气好。容仪如师子王好。进止如象王好。行法如鹅王好。头如摩陀那果好。一切身分具足好。四牙白利好。舌相长广赤色好。舌薄微妙好。身毛红色好。身毛软净好。眼秀广长好。孔门相具好。手足赤白如莲华色好。脐厚不出好。腹形不现好。细腹方正好。身不倾动好。身持厚重好。其身长大好。身长殊妙好。手足软滑好。四边圆光各一丈好。光明照身而行好。等视众生好。不轻众生好。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好。说法不着好。随众生语言说法好。发音报众好。次第有因缘说法好。一切众生不能尽观德相好。观无厌足好。首发修长好。首发齐整不乱好。发旋坚固永无断落好。发色青珠光滑好。手足有德相好。如上相好。皆是多生清净持戒所感也。
神通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梨。俱舍梨。三。删贽耶毗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陀迦旃延。六。尼犍陀贽提子。
䟦陀尊者
秦言善教。
行解
泯解而修曰行。心明朗照曰解。
修不净观
亦名九想观。一。胖胀想。二。青瘀想。三。坏想。四血涂漫想。五。脓烂想。六。虫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禅门云。观想他身。治外贪故。
爱见为本
心之缠绵不已曰爱爱为思惑本。见为见惑本。
生相无明
谓等觉后。一品生相无明惑也。
修食不净观
如笈多曰。当观一切法。犹如涕吐也。
三解脱门
谓空。无相。无愿。
摩诃衍
此云大乘。
五逆
逆则不善。谓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
崆
音朕。鸩毒酒也。
砒
音批。砒霜。石药。
葩
怕平声。花也。
缘起
鸡园
西域有鸡头摩寺。去鹿苑不远。故大佛顶经云。我在鹿苑。及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
谈常扶律
释签云。以彼经部。前后诸文。扶事说常。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说于如来无常。及读诵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
师资
师有匠成之能。学者具资禀之德。
弟子
南山云。学在我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
摩诃迦叶
此云大龟氏。姓也。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名毕钵罗。父母祷树神而生故。或翻饮光。身光亦能映物故。
阿难
此云庆喜。
末田地
此云中阿难。
商诺迦
此云自然服。西域圣人出。九枝秀草生。师生草出。自然成衣故。
昙无德
此云法正。是鞠多弟子。四分律主也。
昙摩迦罗
此云法时。天竺沙门。始依四分。十人受具。遥依法正。
法聪
四分标释云。元魏孝文时。本学僧祗。因考受戒体。始阐四分。遥承法时。
道覆
聪之弟子。最初撰疏科六卷。以释四分。
惠光
初从佛陀禅师出家。陀曰。此子宜先听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若初从经论。必轻戒网。由是依覆通四分律。撰疏十卷。
道云
从光受学。撰疏钞九卷。判释广文。
道洪
从云受学。亦撰疏文。
智首
禀戒之先。于古佛塔前。预祈显验。????佛摩顶。身心泰然。方知感戒。及寻律部。多会其文。从洪受学。撰疏二十卷。
南山道宣
南山。即终南山名。距长安八十里。在扶风武功县。其山北来。势终南故。或名中南。关中记云。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律祖讳道宣。字实相。京兆钱氏子。父吏部尚书。母梦梵僧语之曰。所孕者。粱时僧钓律师也。及长。依日严铈公出家。年二十。依首师进具。亲从学律。居中南?麻兰若。宗承首法。撰行事钞。建南山宗。烧戒定香。行般舟行。前后总二十会。常感天人送馔。侍卫修行。唐高宗干封二年丁卯。十月三日入灭。众闻天人同声请师归弥勒内院。穆宗赞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人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坠。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懿宗朝谥号澄照大师。诏天下寺院。图形供奉。
允堪
谥号真悟大师。撰会正记。续南山宗。韦天示现。地涌戒坛。
圆照
字湛然。余杭唐氏子。撰资持记。嗣堪律师。
述作
述者之谓贤。作者之谓圣。
典型
孟子曰。太甲颠覆。汤之典型。乃谓圣人正暴除乱。征恶除非。劝善之法度。
王祖
名。称。义。出礼记。
古心
讳如馨。溧阳杨氏子。依摄山素安大师出家。因慨律学荒芜。步礼五台。求见文殊受戒。至半山中。见一婆子。捧僧伽黎问曰。汝求何事。曰。求见文殊菩萨。亲受大戒。婆曰。持衣来否。曰。未。婆曰。此衣与汝。师手接衣。婆标指曰。那不是文殊么。师才一回顾。婆子不见。菩萨于云中垂手。摩师顶曰。古心比丘。文殊为汝授戒竟。师于言下。顿悟五篇三聚。心地法门。视大小乘律。如自????中流出。遂还金陵。中兴戒法。时雪浪法师奉 敕修长干宝塔。工将告竣。塔顶艰举。其心勿悦。少顷隐几而卧。有神人梦中慰曰。异日优波离尊者振锡绕塔。顶窍自投。尔何疑虑。明旦师率弟子。执杖绕时。顶果自上。世人咸信为波离再转也。时 神宗皇帝御赞曰。瞻其貌。知其人入三昧。绝六尘。昔波离。今古心。谥号慧云和尚。
中兴
废而复兴曰中兴。如周宣王。汉光武。中兴帝王之业。律祖则中兴法王之戒也。
长干
江宁报恩寺旧额。
三昧
讳寂光。瓜洲钱氏子。初从雪浪法师习贤首教观。次求古心律师受具足戒于润州甘露寺。亲炙有年。惟律仪是任。师嘉其行解。传授毗尼。弘扬戒法。行道豫章。缁素敦请开戒于东林寺。陆地忽透千叶白莲一十八朵。按庐山纪事云。远公临灭度时示众曰。若有白莲重开吾。当再来教化矣。自晋迄明。枯而不荣。池久为地。师到此山。白莲花开。时人忆昔符谶。皆称师为远公再来也。及住华山。十方贤圣结赞曰。白莲预谶振千华。其斯之谓欤。余多神异。详在铭传。
尸罗
此云清凉。谓离热恼得清凉故。大论云。秦言性善。谓好行善道。不行放逸。是名尸罗。以义而翻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古翻为戒。戒者。制也。谓能制一切不善之法也。
开物成务
句出易经。
琐琐
繁碎也。
狂愚
狂无德性。愚无慧性。
安坐不进
文句出楞严。
举足等句
出孝经。
安居
南山云。形心摄静为之安。要期住此为之居。静处思微。道之正轨。理须假日追功。䇿进心行故。佛制安居有三种。谓前。中。后也。初四月十六日是前安居。从十七日已去。五月十五日。名中安居。五月十六日。名后安居。故律云。前安居者。住前三月。后安居者。住后三月也。
住持
谓安住道德。执持教化。令法久住故。又云。住于真理。持而不失故。